□加快配套停車場建設,加大對亂占非機動車道的處罰力度
□各行其道,各司其職,社會才能和諧文明
□從自身做起,遵守交通法規,為自己也為他人
為了健康,為了環保,我們低碳出行。隨著無車日、每月少開一天車等活動的開展,低碳出行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
鼓勵綠色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盡量少開車或不開車,騎自行車或步行出行,可是非機動車道大多被機動車占用,非機動車主又在哪里行呢?
非機動車主無路可行,只能擠占機動車道。其實,非機動車主很冤,既要隨時面對機動車可能給他們帶來的危險,又可能因違章被追究,因為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止非機動車在機動車道上行駛。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根據道路條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劃分為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實行分道通行。”“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機動車。”
非機動車道被侵占,一是使處于交通弱勢的人群處于危險之中,另一方面也使本來就擁堵的路段更加擁堵。既然法律有明文規定,為什么這種現象仍很普遍?究其原因恐怕在于:一是停車位確實少之又少;二是違法停車很少受到處罰,即使“倒霉”被交警發現“貼了條”,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最多處二十元到二百元的罰款。這點罰款對于那些亂停車者,無關痛癢。
停車位少是現實,但這并不能成為亂停亂放的理由。有些停車場,只因為離車主要辦事的地方遠了點,就成了無人問津的擺設。
亂占用非機動車道這個問題能否解決?回答是肯定的。今天報道的浙江杭州、江蘇常州等地方基于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所采取的這些措施和方法,大幅提升了管理效能,也證明了亂占用非機動車道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值得其它地區借鑒。
停車難是一個涉及城市基礎建設方面的問題,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加快配套停車場的建設,分流占道停放的車輛,這樣才能標本兼治。同時,加大對亂占非機動車道駕駛員的處罰力度也是很必要的解決辦法。在日本,違章停車,一旦被拖走,車主將承擔一筆不菲的罰款。因為違章停車罰款和拖車費相加,一般都要花去3萬至4萬日元,同時駕照也要被扣分。
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享有平等的道路通行權利,自行車專用道的建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各行其道,各司其職,社會才能和諧文明。我們倡導,從自身做起,遵守交通法規,為自己也為了他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