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省科技廳編制出臺了《安徽省低碳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確定了今后5年我省低碳技術發展的方向、重點和階段性目標,提出到2015年我省新能源產業主營收入超千億元。
《綱要》要求,到2015年,我省初步形成節能減排、清潔能源等關鍵低碳技術研發、推廣和應用體系,初步建立合蕪蚌滁四大低碳技術基地,力爭實現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至少降低15%,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左右,新能源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培育一批大企業集團,其中1家企業銷售收入超100億元,10家以上企業銷售收入超10億元,建設6個省級新能源特色產業基地,建成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和標準。
“十二五”期間,我省將以提升產業低碳化水平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重點發展潔凈煤、可循環流程工藝與系統節能降耗裝備以及余熱余壓利用、智能電網技術和火電廠循環冷卻水余熱利用、新型水泥窯技術和余熱利用、新能源汽車產業等技術研究;圍繞清潔能源開發利用低碳技術,發展太陽能光伏、生物質能、核能、風能、瓦斯抽采利用技術;圍繞碳匯技術,開展植樹造林以及增強林業碳匯能力的相關技術研究。
《綱要》提出,近期我省將重點支持建設合肥、蕪湖、蚌埠、滁州四大各具特色的低碳技術創新基地。其中,合肥重點發展太陽能光熱光伏、建筑與太陽能一體化、智能電網、LED產業、新能源汽車以及節能環保設備制造等低碳技術和產業化應用;蕪湖重點發展太陽能光熱光伏、余熱利用、新能源汽車、LED產業以及節能環保設備制造等低碳技術和產業化應用;蚌埠重點發展太陽能光伏、節能環保設備制造以及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等低碳技術和產業化應用;滁州重點發展太陽能光熱光伏、LED產業等低碳技術和產業化應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