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正在建設風光儲輸示范工程,首批機組將于今年年底并網發電,明年6月一期工程投產。”6月25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和丹麥風能項目合作會議上,國家電網副總經理舒印彪做出上述表述。
風光儲輸由風光互補和化學儲能兩部分組成。由國家電網、財政部、科技部共同實施的風光儲輸綜合示范項目總投資為200億元,開發規模為風電5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10萬千瓦、化學儲能9萬-11萬千瓦,預計在3年時間內完工。目前正在建設的一期工程位于河北省張北縣,規劃建設風電10萬千瓦、光伏發電5萬千瓦、儲能2萬千瓦,總投資約33億元。該工程由上海市電力公司所屬上海電力設計院負責設計。
舒印彪介紹,在新能源并網領域,除了風光儲輸工程外,國家電網還將加強對接入電網的風場發電信息實施實時監控,并設立了負責風電運行管理的專門機構,推廣應用風功率預測系統,以便最大限度提高電網接納風電的能力,破解新能源并網難題。
舒印彪在會上還透露,截至6月,國家電網公司在風電介入和配送工程上的投入已累計達到400億元,累計接納風電1600萬千瓦。按照國家電網的規劃,國內有七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將于2020年建成,預計2015年建成5808萬千瓦,2020年建成9017萬千瓦,占據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60%左右。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