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北京環境交易所與全球領先的清潔技術投資基金VantagePoint Partner在北京地壇論壇共同推出全球第一個中國低碳指數(China LowCarbon Index)。中國低碳指數是全球首個反映中國低碳產業發展和證券化程度的指數,同時也是第一個以人民幣計價的低碳指數。指數覆蓋四大主題下的九個部門,如太陽能、風能、核能、水電、清潔煤、智能電網、電池、能效(包括LED)、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等。
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熊焰表示,中國低碳指數將成為中國低碳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的指針,有利于促進中國低碳產業定價機制完善,架設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橋梁,促進資金技術資源向低碳領域匯聚,有力支持所屬領域上市企業的長遠發展,成為中國低碳產業發展和企業投融資的風向標。
VantagePoint董事總經理顧怡梅 (Melissa Guzy)則指出,創建這項指數是為了填補一個空白,因為西方投資者往往忽略了中國的綠色企業,人們以為中國清潔科技行業已經過剩,事實并非如此。她說,現有的綠色指數嚴重地偏向于美國和歐洲的企業,但去年替代能源行業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活動中,中國公司占了總數的接近一半,占總收入的75%。另外,雖然媒體對太陽能領袖企業尚德電力或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等中國公司的關注越來越多,但在初創企業獲得私人投資方面,中國仍遠遠落后于美國。顧怡梅說,去年風投界在美國替代能源行業一共投資了35億美元,而對中國公司的投資僅為3.3億美元。
據了解,中國低碳指數成份公司的篩選對象主要是在中國內地運營的企業。其中在A股上市企業數量占所有指數成分企業數量的60%,在美國上市企業數量占23%,在香港上市企業占17%。所有這些公司至少有50%的收入來自于低碳產業業務或達到35億元人民幣。目前,中國低碳指數成分股包括35家公司,所涉及股票總市值1105億美元,包括行業領先企業尚德電力、金風科技和比亞迪。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中國低碳指數顧問委員會成員石定寰表示,“這個指數反映的是中國低碳產業定量化的表現,它將為政府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個極好的參考。”
有關中國低碳指數的成分選擇(背景鏈接)
中國低碳指數成份公司的篩選對象主要是在中國內地運營的企業。上市地包括中國內地、香港或美國等地。所有這些公司至少有50%的收 入來自于低碳產業業務或達到35億元人民幣,充分說明中國低碳企業的高速成長性和證券化程度的提高,與此同時,中國本土資本市場在引導資金向低碳領域匯聚 的能力也在增強。
指數成份股的其他篩選標準包括個股市值、流動性、流通股比例等。除在增長率、盈利能力、資本擴張、償付能力、資產管理等方面的量化分析外,行業專家團隊對企業未來增長潛力、技術優勢、核心競爭力、技術優勢、管理團隊、股東和市場滲透能力進行調查和綜合考量,具有行業 領先優勢并符合以上標準的上市企業進入指數成份股序列。
《中國能源報》 (2010-06-14 第06版) 本報記者 齊亞超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