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今日焦點 » 正文

多晶硅投產將迎“政策年” 產能是否過剩再起爭議

發布時間:2010年6月12日 來源:新聞晚報

....

        可再生能源行業的“IPO禁令”在市場喧囂一天之后,證監會終于按捺不住給出了澄清表態。昨天,這場由外媒引發的輿論風波以“報道不實”的官方定性草草收場。但與此同時,關于“限速”多晶硅產能政策面上的報道仍此起彼伏。


        有報道稱,商務部將在限制多晶硅產品出口及加工貿易方面開出“猛藥”。工信部則表示,胎動已久的《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上半年有望正式落地。不過,即使早被打上了“過剩”的記號,多晶硅產業“被過剩”的論調卻不絕于耳。


        充滿爭議的“過剩論”


        首次出現多晶硅產能過剩的官方結論是在2009年8月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常務會議上提到 “有重復建設傾向”。同年9月,國務院批轉發改委等部門 《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時再度提及上述論調,稱“產能已明顯過剩”。


        但蹊蹺的是,這一官方結論并未獲得業內一致認同。 “從未來發展看,多晶硅不一定真的過剩,我國還未形成完善的太陽能發電價格機制,國內市場沒有啟動,太陽能電池應用的前景并不清晰。”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任東明告訴記者,產能過剩的提法很大程度來自金融危機時期的信心滑坡,“畢竟當前95%的太陽能電池銷往海外。 ”


        而科技部下屬戰略研究院的調研顯示,雖然多晶硅產能擴張很快,但由于建設周期及市場波動原因,一直供不應求,巨大的缺口還需要依靠進口來填補。來自全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數據表明,2009年國內多晶硅的實際產量只有14000噸,和進口量持平。


        另一個擺在眼前的現實是:去年仍有多家公司、上百億資金大肆涌入多晶硅行業,各利益體之間的暗戰絲毫沒有偃旗息鼓的跡象。中小板上市公司盾安環境在內蒙古烏拉特后旗工業園區投資18.82億元建設年產3000噸多晶硅項目;棱光實業則加快剝離旗下創意產業管理公司資產、重回多晶硅產業;中投公司去年也宣布,以55億港元認購保利協鑫逾31億股新股,而后者正是亞洲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母公司。


        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光伏分會主任趙玉文認為,有些既得利益者擔心后來者資金跟上、搶分市場蛋糕,所以市場上一直有爆炒“過剩論”的聲音。


        長期價格回歸


        “即便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對于新興行業的理解也不應等同于一些成熟行業,對它們的‘過剩’應當持一種寬容態度,”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石化化工處處長蔣健則認為,新興產業的產能增長,換一個視角看意味著資本的關注和進入,這正說明行業的發展存在突破和升級的可能。


        券商預計顯示,2010年大陸的多晶硅產量可達45000噸,半導體和太陽能電池共需多晶硅44960噸,多晶硅供需基本平衡;而2011年國內電池產量將增長40%,達到7168MW,按7.5g/w計算,需多晶硅53760噸,假設半導體需多晶硅增長25%達到5000噸,國內多晶硅需求總量為58760噸,國內產量預計將達到80000萬噸,出現供過于求的壓力。


        而多晶硅價格難現2008年的瘋狂、逐步回歸價值也是業內共識。據悉,目前國內含稅價在41萬-42萬元/噸,預計隨著光伏電池需求的放緩,硅料的需求緊迫性下降,下半年硅料價格壓力較大。上述券商報告還認為,隨著多晶硅生產技術的突破,國內硅料成本還會下降;由于光電轉換效率的提高以及硅料切割技術的進步,單位電池用硅量還將減少,長期價格都將回歸價值。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西昌市| 日土县| 靖江市| 舞阳县| 陇川县| 临猗县| 卫辉市| 会泽县| 胶南市| 武冈市| 灵宝市| 八宿县| 天全县| 青冈县| 汝南县| 宜兰市| 吴旗县| 隆林| 巴里| 高邮市| 平阳县| 黄冈市| 潜江市| 合川市| 兴化市| 昆山市| 饶阳县| 大名县| 乌鲁木齐市| 姚安县| 上饶市| 海兴县| 土默特左旗| 礼泉县| 海原县| 古丈县| 江永县| 富裕县| 康平县|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