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構圖正在進一步完善。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家發改委獲悉,作為京津冀都市圈的腹地、呼包銀地區已確定為西部大開發第二個十年規劃的重點經濟區域,成為后十年西部發展新的經濟增長極。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一負責人則表示,科研單位正在抓緊開展前期研究工作,并在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切合實際的發展規劃,之后將作為國家戰略上報國務院。
后十年西部經濟新增長極
“呼包銀經濟區發展規劃第一階段綜合性調研已經啟動”,昨日(8日)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科研單位正在抓緊開展前期研究工作,并在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出切合實際的發展規劃,之后將作為國家戰略上報國務院。
此前,國家發改委一直在委托有關單位對西部開發前十年進行回顧和調研,形成的結論之一是:西部開發前十年已確定關中天水、成渝、北部灣三個重點發展區域;后十年需要有新的經濟增長極。
統計顯示,廣西北部灣、成渝、關中天水3大經濟區以不到西部地區4%的國土面積,承載了西部地區1/3的人口,創造了40%的地區生產總值,為西部大開發注入了強勁的動力。此時,在“十五”規劃和“十一五”規劃中“落選”的“呼包銀”作為新的經濟增長極,進入“候選名單”。
據上述發改委負責人介紹,呼包銀地區作為重點區域,不但已納入西部大開發第二個十年發展的指導性意見文件中,在《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編制時,也會把呼包銀地區的地位明確為西部發展的“戰略高地”。
或偏向新能源產業基地
負責呼包銀重點經濟區發展規劃前期研究課題的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課題組一位負責人稱,課題組已初步確定五方面的定位:建設國家新能源和原材料基地;西部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示范區;西部地區生態保護的試驗示范區,國家生態屏障和節水農業、城鎮化和生態移民的示范區;西部社會保障事業改革的試驗區;大西北地區內陸開放的戰略高地。
據悉,在5月26至28日第一階段的調研中,由西部開發司副司長歐曉理帶隊的呼包銀經濟區發展規劃調研組來到寧夏,全面了解寧夏回族自治區內銀川、石嘴山等市的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戰略、主要工業發展及空間布局、能源及有關產業發展、綜合交通網絡、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情況與存在的問題;同時重點考察了國家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煤化工產業基地和 “西電東送”火電基地——寧東能源化工基地。
事實上,呼包銀地區的產業特色相當明顯,此前“十一五”規劃中曾有專家提出在此建設我國最大的能源輸出基地。在新規劃編制過程中,除了摸底基礎設施建設情況,調研組每到一處,都會選取部分當地的能源化工企業進行考察。中國社科院西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后凱表示,作為能源和化工基地,呼包銀地區有其特殊的優勢。
上述發改委負責人則表示,區域規劃會以現在呼包銀地區的產業發展情況為基礎,同時對具備發展潛力的產業通過整合、提煉,確定可形成規模的產業。對于專家的說法,他表示“有資源還不夠,還要看是否可利用”。
此外,有消息傳《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即將獲得國務院批復。專家指出,今后呼包銀地區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的開發進程將會加快,并為華北、東北地區經濟發展所需的新能源和原材料提供強大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