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建設和使用是剛性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建筑節能和建設低碳城市也是本屆世博會的主題。記者昨天獲悉,目前本市建筑能耗占到社會能源消耗總量的18%,建筑能耗正以每年1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即將交付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上海市建筑節能條例(草案)》對改變這一狀況提出了新思路。
新思路一用太陽能
新建住宅使用可再生能源,6層以下新建住宅要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
據市城鄉建交委主任黃融介紹,我國目前的建筑能耗中熱水能耗占到16%,而1平方米的太陽能集熱面積每年可節約60千克左右標準煤。日照情況與上海接近的江蘇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每戶家庭一般每年可節約600元左右的能源費用。
從本市住宅間距、日照時間、集熱面積等因素計算,目前在6層以下住宅和有熱水需求的公共建筑中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夠保障熱水供應質量。為此,條例草案規定:新建6層以下住宅或者有熱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建設單位應當統一設計和安裝符合相關標準的太陽能熱水系統。7層以上住宅的太陽能熱水系統推廣應用則授權市政府另行規定,這為今后發展留出了空間。
新思路二節能改造
既有民用建筑節能改造以政府投資的項目為主
條例草案提出,由房屋管理、機關事務管理、商務、旅游、教育、衛生等部門各司其職,對既有民用建筑節能狀況提出分析調查報告,然后由市建設交通委員會組織制定節能改造計劃,由市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
由于經費有限,改造重點以政府投資的項目為主。其中,住宅小區綜合改造、房屋修繕或者公共建筑裝飾裝修享受政府補貼的,應當實施節能改造。建設單位應明確節能改造措施、費用,同時聽取居民意見。
新思路三測評能效
新建或實施節能改造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在竣工驗收一年后,須實行建筑能效測評
由于我國氣候條件差異大,國家授權省級政府可制定優于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地方建筑節能標準。為此,法規草案提出制定地方強制性和推薦性的市場標準。新建或實施節能改造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在竣工驗收一年后,必須實行建筑能效測評,并張貼能效測評標志,以驗證節能效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