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低碳”、“環保”等已是當下最為流行和時尚的詞語,幾乎每個行業都開始談論“低碳”和“環保”,與此同時也都開始試圖在“低碳”和“環保”上尋找到新的商機,保險公司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以車險作為主要業務收入的財產保險公司。
中國的節能減排政策正在追趕國際的腳步,但是大多數政策集中在汽車產業鏈的汽車技術研發、汽車制造和銷售方面,后端服務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較少,尤其是金融保險服務這一塊幾乎是空白。在這樣的環境和契機下,綠色車險產品的推出就顯得勢在必行。
據記者了解,作為國內第一家專業的汽車保險公司,又是中國第一家碳中和的企業,天平保險從2009年11月就開始探索綠色車險產品。現在,天平保險正通過與自身的保險主業相結合,研發綠色車險產品。
綠色車險從環保的角度來看,關鍵在于節能和減排。而作為車險產品設計,與節能和減排緊密相關的主要有以下四大因素:新能源汽車(與節能和減排都相關)、排放標準(主要與減排相關)、汽車排量(主要與節能相關)、行駛里程(與節能和減排都相關)。
因此,綠色車險產品的設計,一方面要從環保的角度考慮節能和減排的因素,另一方面要從客戶的角度考慮客戶對產品的接受程度。既體現保險行業的綠色環保意識,又將對保險市場和客戶產生的影響降到最小,使這類保險產品對整個市場起到積極、促進、發展的作用。據了解,目前天平保險的該產品設計方案已經通過公司內部審議,正在準備材料向上級監管部門報備。
事實上,包括天平保險在內,其他還有一部分保險公司已經能夠從經營模式上轉向“低碳”和“環保”的方向,這里也包括著自身經營模式的“低碳”和“環保”。例如,天平保險把前端銷售外包給保險代理人,把后端理賠查勘外包給專業的保險公估人,而自身集中于產品研發、費率厘定、財務管理、后勤支援及風險管控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核心業務。不僅剝離了高能耗、低產出的環節,更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社會資源,避免了重復建設帶來的資源浪費,從而實現了碳減排和低碳經營。
上海世博會舉行在即,上海有關方面也推出了2萬張綠色出行低碳交通卡,最大的亮點是含有經過認證的二氧化碳指標。每張卡售價40元,其中20元為1噸碳指標的成本,用于環保減排。這意味著每買一張卡,將為世博減少1噸碳排放。作為首批購買低碳交通卡的企業之一,天平保險副董事長崔玲生表示,一方面能夠引導客戶等常開車的人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另一方面則通過低碳卡承載的1噸碳減排指標,讓更多的人逐步了解和認同綠色低碳理念,進而成為一種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