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德國北部地區兩座核電站之間,出現了一條由12萬名民眾組成的120公里長的“人鏈”。示威者用這種方式,抗議總理默克爾推遲實施在2020年關閉17座核電站的法案。
24日,德國12萬示威者組成長達120公里的“人鏈”,要求政府按時關閉所有核電站。
民眾示威包圍核電站
這條長達120公里的“人鏈”是由反對利用核能源的民眾手拉手組成的。從漢堡附近的克呂梅爾核電站,一直延伸至易北河河口附近的布倫斯比泰爾核電站。一名維持秩序的警察對媒體說:“這幾乎是一個完整的鏈條。”
組織者托爾巴恩·貝卡爾強調,有12萬人參加了這個“人鏈”抗議活動。他還表示,除了“人鏈”之外,在不少核電站前還有民眾舉行示威,對政府的核政策表示不滿。貝卡爾還說,目前正值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泄漏事故24周年之際,他們就是利用這個機會,向政府表示對核電站泄漏事故的關切。
由于克呂梅爾核電站在2007年和2009年曾發生兩起小型事故,所以這座核電站也成了示威者抗議的重要據點,有數千人在這個核電站前舉著標語,喊著“關閉、關閉”的口號進行示威抗議。
德核電站存廢引爭議
據悉,參加“人鏈”抗議的除了環保人士之外,還有宗教人士、工會代表、青年聯盟和一些政治組織,他們當天發表的一份聲明強調,政府應該“糾正在利用核能方面的政策,關閉全國的核電站,特別是此前發生過事故的核電站。”聲明還“威脅”說:“如果政府不改變政策,那么今天的事情,將引發全國示威者舉行人鏈抗議。”
德國國內對核能的利用一直存在著很多爭議,有些注重環保的政黨認為,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核能并不是一種安全的能源。在他們的推動下,德國曾在2002年通過一個法案,將在2020年前關閉國內所有核電站。
不過默克爾政府對這一法案的履行態度并不十分積極。默克爾最近表示,如果不使用核能,德國將無法完成國際社會約定的減排承諾,而且這些核電站每年為德國提供30%的能源需求,因此她考慮推遲實施關閉全部或者部分核電站的做法。由此引發了部分環保人士的抗議。
組織者貝卡爾還稱,他們希望在5月9日大選前,用這種行動喚起政治家的思考,以及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
背景回放:出于核設施安全及環保因素 德國擬關閉所有核電站
費舍爾指出,“紅-綠”聯盟不會對以前的決定(放棄使用原子能)做出任何讓步。費舍爾稱反對派提出的由于石油價格上漲而延長德國核電站使用期限的建議是“極為有害的”。他稱:“我們決定關閉核電站,不僅是考慮生態污染因素(核電站內存在核反應堆),更重要的是出于保障核設施不受恐怖襲擊。”
在談到由于汽油價格上漲德國是否可能出現能源危機時,德國外長表示相信,德國將積極發展獲得能源的主要來源,其中包括發展那些利用本國燃料工作的發電站,過分地依賴石油將使德國面臨很大的風險。
2003年11月14日上午,德國關閉了位于北部施塔德的一座核電站,拉開了該國關閉核電站的序幕。這座核電站有著32年歷史,是德國第二古老的核電站,核電站建筑將在2005年被拆除。整個拆除工作大約需要持續12年。
德國是自愿放棄核電的最大工業國,目前國內大約1/3電力來自核電。在拆除核電站以后,德國將會使用煤氣以及風能和太陽能等能源來補充由此引起的能源不足。德國目前運營的核電站共18座,多年來,德國核電站在國際上一直遙遙領先。在2000年國際核電站電力生產比較所列出的10座最大核電站中,德國占了6座,分別居第1、2、3和6、7、8位。
默克爾曾在07年表態:德國核電站非常安全 不宜過快停止核能
德國總理默克爾(女)4日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警告說,德國不宜過快全面停止核能發電。 默克爾說,雖然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將它在2020年前全面替代目前的核能發電是不現實的。
她表示理解德國民眾對核能安全的擔憂,但是“德國核電站的安全指數非常高。”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