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兩國計劃在核不擴散條約評估會議結束后,正式展開修改核能協定的討論。但是,雙方計劃就出現分歧的“使用后核燃料的高溫處理技術”問題另行進行討論。
“使用后核燃料的高溫處理技術”是指,從使用后的核燃料中不提取钚,進行處理后再利用于核燃料的技術。韓國學界強調,這是核擴散危險極低的“和平再利用”。而美國方面認為,這與一般核燃料的后處理技術沒什么差別,存有核擴散危險。
目前,韓國對核電的依存度很高,然而卻面臨著嚴峻的核廢料管理和存放問題。核廢料存放用地緊張也許會導致現有核電機組停擺,從而造成嚴重依賴核電的韓國電力供應短缺。韓國的20座核電站每年產生大約700噸“核乏燃料”。如果對核乏燃料進行后處理,就可以重新利用90%以上的燃料,但現行的《美韓核能協議》禁止韓國進行后處理。《美韓核能協議》定于2014年到期,屆時如果朝核問題得不到解決,美方可能不會允許韓國進行核燃料后處理。所以,韓國政府急于與美國就和平利用核能問題展開對話,并希望在新的《美韓核能協議》中解決目前發展核電面臨的瓶頸問題。
韓國政府消息人士4月15日說:“韓美兩國政府都認為,應在核不擴散條約會議結束后討論修改核能協定的問題。第二屆核安全峰會預定在首爾舉辦,屆時可讓各國了解到韓國和平利用核能的決心和意志,這將對修改核能協定起到積極作用。”該消息人士說:“韓美兩國將對高溫處理技術問題聯合展開可行性研究和調查,該問題不會包括在修改核能協定的協商范圍內,而將另行協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