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新華網德國波恩4月9日電(記者劉向 韓墨)《京都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特設工作組中國談判代表李婷9日在德國波恩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附件一國家(主要為發達國家)自主提出的減排承諾與它們的歷史責任以及《公約》和《議定書》的目標和要求還相距甚遠,應率先大幅減排。
李婷在當天下午舉行的《議定書》特設工作組會議上指出,工作組成立以來,沒有完成發達國家率先大幅減排的工作指標和任務,談判進程緩慢。
李婷說,今年的談判任務任重道遠,必須給締約方充足時間。在去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和《議定書》特設工作組的主席分別提交了各自的主席案文,今年的談判應該在這兩個主席案文基礎上進行。
她說,《議定書》特設工作組是2007年巴厘路線圖確立的雙軌談判機制的核心一軌。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議定書》特設工作組得到授權繼續開展工作,這表明國際社會再次確認《議定書》是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法律框架的基石,也是“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具體的條約體現方式。
為期3天的新一輪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9日在波恩拉開帷幕。這是去年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后首次重啟相關談判,將為今年一系列氣候變化會議設定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