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源產品價格改革近期頻頻傳出加速推進的聲音,洛陽、寧波等地的自來水公司紛紛以虧本為由要求上調水價被網民質疑,使原本程序合法的價格調整平添了些許不和諧的因素。圍繞水價成本話題,清華大學環境系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在接受本網專訪時表示,自來水公司屬于“賬面虧損,但實際上利潤并不差”,因其利潤被合法轉移了。
自來水公司以虧本為由要上調水價被質疑
7月31日,河南省洛陽市召開水價調整聽證會,40%擬上漲幅度遭到網民、市民的強烈質疑,一時間把近期各地水價調整的話題推到了風口浪尖。
河南省城鎮供水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秘書處主任朱培珊在向媒體算的一筆帳中稱,河南省地市級的自來水公司平均負債率為58%,其中負債率超過70%的,在18家企業中有7家之多。2006年鄭州市自來水公司的負債率達到75%。朱培珊特別補充,負債率超過70%,實際上就是資不-抵債,應該破產。
鄭州市自來水公司宣傳部負責人賀春飚也對媒體表示,鄭州市自來水公司的水價調整,一是由于2005年水價調整沒有到位,一戶一表改造的費用全部由企業承擔,本來希望通過2007年水價調整彌補虧損,但由于當年CPI偏高,調整計劃流產;二是供水管網改造的費用以前由政府投資,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部改為由企業承擔,致使生產成本增加。
賀春飚稱,鄭州市自來水公司累計貸款已達十幾億元,每生產一噸水,就要虧損將近0.9元,盡管企業不斷加強管理,提升效率,但仍未能扭轉虧損局面。目前,公司是在負債運營。
位于平原的河南洛陽、鄭州如此,地處江南水鄉的寧波市自來水公司也以“水價過低、企業虧損嚴重”為由將大幅上調水價,更使人們對各地自來水公司是否真存在虧損、因何出現虧損產生了強烈的質疑。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