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發熱電纜輻射供暖系統目前在國內常見有以下兩種:一種是以金屬為發熱材料的電纜,另一種是碳素纖維為發熱材料的電纜。以金屬為發熱材料的電纜,供熱原理是:金屬導線通電后,由于自身的電阻而發熱,再將熱量以熱傳導形式散出。以碳素纖維為發熱材料的電纜發熱原理是在碳素纖維兩端加以電壓,碳素纖維會以遠紅外線方式向外輻射能量,而遠紅外線是具有熱作用,以此達到供暖的目的。這兩種發熱電纜雖然是利用電力進行發熱,但還是存在很大區別。在使用金屬發熱電纜時會產生一個周期變化的電磁波場,用戶則會長期處于這樣一種電磁波場中,但電纜呈雙導線發熱,自成回路,可有效克服電磁輻射,但畢竟會對人有微觀的不良影響。碳素纖維發熱電纜,質地柔軟,可多次彎曲,不會產生電磁波。同時,碳元素具有高度的化學穩定性,一般保證在七十年以上。日本的威斯木碳素纖維發熱電纜的質量是可以信賴的,其碳素纖維的遠紅外線波長為8μm-14μm,最易被人體吸收,故其節能效果明顯,運行費用較低。碳纖維通電后所發出的電磁輻射能量較大,輻射能以電磁波的形式傳遞,其波長范圍又正好落在遠紅外波段區域,因此成為具有熱輻射性質的電磁波。遠紅外波可穿透6cm左右厚的物體直接加熱于另一物體。
此波段有激發人體皮下組織里的水分子運動的功能,從而刺激人體新陳代謝,起到理療作用,改善水和電解質代謝的紊亂,使體內處于平衡狀態。另外人體對遠紅外波的吸收能力取決于遠紅外波的波長與人體的皮膚狀態,人體皮膚占有70%的水,水是遠紅外的良好吸收體,引發共振吸收,激活免疫細胞,改善病區的供血供氧,改善血液循環,加強細胞再生,控制病癥發展,加速了病的修復。此外,熱輻射與對流傳熱過程不同,傳播輻射熱的氣體介質本身僅吸收極少的熱量,因而不會引起水分的減少。對流加熱是空調器的主要工作原理。熱量主要通過對流傳遞,而首先要加熱空氣,使空氣中水分被熱化,空氣與水分子的碰撞才能將熱傳遞過去,水分熱化時吸收能量而電功能無謂消耗,又由于水分子的蒸發與散失使人感到口干舌燥。碳纖維引發的電磁輻射其本質類似于光波,為此它遵循光線輻射的所有規律,即逆動;也遵守反射定律與折射定律,并有偏輻射性。同時輻射的強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在選擇何種供暖方式時,要綜合考慮其優劣性。我國現在已進入建筑節能的第二階段,地面輻射供暖以其節能性必將成為供暖系統的趨勢。隨著峰谷電價收費制度的推廣,發熱電纜地面輻射供暖將占有一席之地。
2.3.地面輻射供暖的節能舒適性
2.3.1.根據上述的理論分析可知,低溫地面輻射供暖的室內設計溫度較常規的以對流為主的散熱器供暖可以降低1~3℃,仍然會得到同樣的舒適效果。這是因為采用輻射采暖時,式1-1中的a、b基本相等(a=b=0.5),采用輻射供暖房間的MRT一般比室溫tn高1~3℃,所以雖然其室內溫度降低,但室內綜合溫度ts仍不變。
有關資料指出,室內設計溫度每降低1℃可節約燃料10%,如按天津第二期節能目標,每個采暖期平均煤耗11.8kg/㎡(冬季采暖期室外平均氣溫為-1.2℃,室內平均溫度為16℃)計算,當室溫降低1-3℃時,節約的燃料可達7%-10%。由此可知,地面輻射供暖不僅給人們以舒適的環境,同時其節能效果也十分可觀。
2.3.2地面輻射供暖室內溫度分布均勻、衛生、舒適。
根據衛生要求,人長期停留在房間地表面溫度不高于28℃,室內垂直方向距地面不同高度的溫度分布不同,是采用地面輻射供暖時室溫在室內垂直方向的變化規律;地表面溫度接近30℃,垂直溫度開始降低,在人的呼吸地帶達到室內設計溫度。距地面30cm垂直方向的溫度變化不大。
2.3.3采用常規的以對流散熱為主的散熱器采暖時,要想滿足人們呼吸地帶達到室內設計溫度,則室內上部空氣的溫度必然遠遠高于下面。而采用地面輻射供暖時,輻射供暖地面的溫度高于空間溫度,使人有“足熱頭寒”的舒適感,可以改善人體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并且由于上部空間溫度低,因而大大地減少了上部空間向外的無益熱損失。
另外由于輻射供暖主要是以輻射散熱為主,室內空氣流動較小,避免了灰塵的飛揚,有利于室內環境清潔。居住在地面輻射供暖房間的人們,患腰酸腿痛和慢性哮喘病的減少了,特別對老年人及兒童更有利。由腦電磁波測試得知,“足熱頭寒”的環境有利于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2.3.4.對流供暖要求暖氣片在室內供水溫度70~90℃,地暖要求地面供溫在25~32℃,就是埋在地面下加熱管的溫度也不能超出60℃,在同樣集中供暖的管路系統熱損失應該一樣,而地暖流速快,只不過讓熱水在管路中的損失更少。從熱源的產生,熱媒的傳輸到熱的交換全是低溫狀態(40-60℃)進行,低溫,會使燃料消耗少,低溫傳輸熱損耗小,低溫結垢少,熱效率高、自然節能。
2.3.5.地面輻射供暖中的輻射散熱量占總散熱量50~60%,其余是對流和傳導散熱。
利用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向室內供暖時,熱量主要以輻射方式傳送,這種傳送方式直接迅速,熱量無需通過任何介質便可傳給供暖對象,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傳熱成本,提高了熱效率。因此地暖可以用較低的室內設計溫度便得到以較高室內設計溫度的對流散熱采暖相當的供暖效果。室內設計溫度的降低,意味著室內供暖熱負荷的降低,亦即節省了采暖能耗,節約了能源。地面供暖使室內溫度提高到16~20℃,已能保證你舒適可行。而使用傳統的暖氣系統達到同樣效果,室內溫度必須達到18~22℃,每升高一度,就會多耗費7~10%的燃料。
2.3.6.地面輻射供暖單戶自成系統,只需在分水器處加裝熱計量裝置,即可實現分戶熱計量,適應了供熱方式的變革,可按需供求,實現行為節能。
2.3.7.可節約高質能,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所需水溫低,可利用地熱、廢氣、廢熱、太陽能、水源.地源熱泵、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和低品位能源,節約了高質能。
2.3.8.發熱電纜低溫輻射供暖系統是以電力為能源,以發熱電纜為發熱體,將電能97%以上轉換為熱能,并以建筑物內部地面作為散熱面,能將高質能盡最大可能的利用到地面供暖中,熱效率高。能夠利用溫控器控制電源,控制室內溫度,做到最大可能行為節能。充分利用高質能,節省每一度電,不至于象機關中央空調那樣,有人沒人都得開著空調,甚至因為一個人辦公,也要全面開放,極大浪費高質能。
2.3.9發熱電纜系統節約能源,還在于智能化控制。與其他傳統供暖方式相比,該系統的溫度調節裝置具有獨特優勢,當建筑物夜間或白天無人活動時,可適當降低溫度或關閉某一房間的電源,以達到行為節能。
2.3.10.由于地暖垂直溫度分布的差別,有效區域內相同溫度時,平均溫度最低,可減少人體輻射散熱,與對流供暖方式相比,可取得2~4℃的等效舒適溫度。
2.4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節能優勢:
2.4.1低溫,從熱源的產生,熱媒的傳遞到熱的交換全是低溫狀態下(40~60℃)進行。低溫會使燃料消耗少,低溫傳輸熱損耗小,低溫結垢少,熱效率高,是自然節能。
2.4.2從地面開始,熱量自下而上,符合熱交換規律。同樣的散熱條件下,同樣的人們居住活動空間,地暖的溫度要比其他供暖方式高2~3℃。
2.4.3輻射是不同于傳導、對流的傳熱形式。輻射是通過熱效應產生的遠紅外線發射來完成熱能的傳遞,也即熱輻射。因此上低溫熱水地面暖輻射供暖較之其他供暖方式可節能20~30%。
2.4.4地面輻射供暖的分室溫度控制,要求環路設計,按房間單獨布置,分集水器上每個支路設流量調節閥,使每個房間都能達到設計所需流量,從而避免了管長一致,導致流量一致,以及超出設計流量造成的過熱浪費現象。
采用自動分室溫度控制以后,溫控系統能自動關斷環路,減少熱量浪費,預計節能10%左右。
2.4.5實現分室溫度控制,均由溫控器自動完成。溫度的設定、調節非常方便,不象現在大都用暖氣片的集中供暖。天冷了,該來氣來不了;春天天暖和了,該停氣停不了。冬季室外溫度偏高了,室內該調低溫度調不了,室外溫度低了,室內暖氣溫度也上不去。不能按用戶、氣候、舒適與否進行調節室溫,既浪費了能源又不舒適;既不能調節室溫,又不能分戶計量,當然也不會節能。地暖智能化、分戶計量、自動調溫節能是暖氣片不易達到的。
2.4.6水系統地面輻射供暖所需熱源多元化,可以利用集中供熱,小型鍋爐,電廠余熱及天然氣、煤氣壁掛爐,電壁掛爐及水源熱泵、土壤熱泵、太陽能、地熱溫泉水等。除了集中供熱以外,所需輸送管路不長,管路熱損失小,能節能。
2.4.7熱源如果采用集中供熱或小鍋爐,起始供水溫度只要70℃左右即可。較之暖氣片對流采暖的起始溫度需100℃左右低20~30℃,耗煤量自然會少,節省能源。
2.4.8地暖具有30~50mm厚的填充層,大都用C15以上的豆石混凝土,熱容量大、熱穩定性好,尤其是間歇供暖情況下室溫變化緩慢,即使關斷熱水閥門或降低供水溫度,填充層蓄熱量能使室溫可保持6小時左右。白天出去,下午回來,室內仍有余溫。相比之下,對流暖氣片供暖就不可能,一旦關閉暖氣閥門或停氣1~2小時后,等不及上班回家,室溫會很快降下來。實踐證明還是地暖保溫、節能。
2.4.9地暖熱舒適性好、不干燥,能使室內相對濕度保持在40-70%適宜程度,不起塵、不污染室內環境。這一點是暖氣片供暖無可比擬的。
2.4.10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只是為建筑節能創造了條件,而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節能才是落實節能的關鍵。因此上,發展地面輻射供暖是供暖系統節能的方向。
2.4.11.利用太陽能和水源熱泵及熱輔助裝置可以使水系統地面輻射供暖冬暖夏涼,伏天除潮。這一科研新課題不久將付諸實施。
2.4.12.在目前集中供熱占優勢的情況下,可推行供水溫度分樓可調新技術。采用混水或換熱的方式調節每座建筑入口的供水溫度,在建筑內實行大流量、小溫差、低水溫供熱方式;在室外管網試行小流量、大溫差的循環方式。這可以大幅度降低集中供熱供應建筑屋內水系統地面輻射供暖的熱損失,從而降低北方地區集中供暖能耗。
2.5.地面輻射供暖的隔音效果好
在地面輻射供暖中,無論是水系統還是電系統的都有隔熱保溫層鋪在載熱體下面。隔熱層常用EPS聚苯板還是發泡水泥,都有一個共同點:具有無數個微小閉孔泡沫組成。它們既有隔熱作用,又有隔音良好效果。保溫層越厚,隔音效果越好,能使上下樓之間無噪音干擾,為室內達到45分貝以下噪音標準起到重要作用。
2.6.節省室內空間,
地暖不占用室內使用面積,減少了對流暖氣片及其支管所占用空間,可增加使用面積3%左右,便于裝修和家具布置。
3.地面輻射供暖正以其自身特點,展現出無限生命力。不久將來在其發展前景中必將在建筑節能和人性化舒適度方面發揮其巨大作用,將與對流暖氣片、中央空調供暖一比高下,象三只并蒂花,開放在祖國大地上。在科技型、節約型社會人居環境發展中會潛力無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