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今日焦點 » 正文

從國情出發來發展低碳經濟

發布時間:2009年11月10日 來源:《紅旗文稿》

....


  1.能源需求加速增長,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難以改變


  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城市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都對重化工產品形成巨大的需求,進而轉化為對能源需求的增加。近年來,我國能源消費持續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從2000年到2007年,我國能源消費量年均增加1.8億噸標準煤,2007年達到26.56億噸標準煤。從能源消費結構看,煤炭消費所占比重較高。2007年在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費構成中煤炭僅占27.8%,發達國家煤炭消費比例大多不到20%,而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煤炭所占比重高達69.5%。煤炭消費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較高,致使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顯。因此,在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在解決環境污染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形勢非常嚴峻,任務也十分艱巨。


  2.在當前的產業結構下提高能源效率難度較大


  目前,我國一、二、三次產業之間的比重大致為1∶5∶4,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產業和服務業比重偏低。由于當前部分行業仍存在一些工藝和裝備落后、資源利用率低的中小企業,加之受到地方利益的保護,這些企業難以及時關停并轉,致使部分地區仍存在突出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問題,要徹底淘汰這些落后產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時日。


  3.缺乏有效激勵機制,低碳技術發展面臨一些困難


  技術創新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關鍵,但我國在低碳技術的研發方面還面臨諸多困難。一方面,缺乏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體系。盡管我國相關的主管部門曾制定并出臺了一些與低碳技術研發有關的優惠政策,但是隨著體制改革的發展,管理機構的變化及政策規定的不完善,一些鼓勵政策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國低碳技術項目特別是大規模的示范項目的投資主要依靠政府臨時撥款和政策貸款,以及國際機構的捐款和貸款,還沒有形成穩定的政府投入機制。同時,金融系統對低碳技術項目支持不夠,多數銀行不選擇對低碳技術項目融資,即使部分銀行實施融資,其信貸放款數量也非常有限,不能滿足低碳技術發展的資金需求。


  三、我國實施低碳經濟發展的建議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不少地方,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高是以資源的大量浪費和生態的巨大破壞為代價的。研究表明,我國的能源系統效率為33. 4%,比國際先進水平低10%,電力、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紡織等8 個行業主要產品單位能耗平均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0%,機動車油耗水平比歐洲高25%,比日本高20%,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相當于氣候條件相近發達國家的2—3 倍。這說明我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潛力巨大。因此,提高經濟活動過程中能源利用效率是控制碳排放量的重要戰略措施。從能源消耗結構看,我國能源消耗形式主要為動力消耗、農村采暖和城市集中供暖消費、電能消費三種,其中大約有68%的能源是由各種能源轉化為電能后被消費的。而電力系統普遍存在著低效率運行和能源浪費問題,尤其是在配電和用電兩個環節,節能潛力總計為1.2 億千瓦,占我國電能的20%。重點推廣配電用電領域的重大自主創新項目,可以較快地提高節能減排效率。


  2.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我國化石能源“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結構特征決定了煤炭是能源消費的主體。煤炭在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接近70%,比國際平均水平高41%。雖然石油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只能以滿足國內基本需求為目標,不可能用來替代煤炭。因此,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難以在近10 年得到根本改變。在此格局下,加速發展天然氣,適當發展核電,積極發展水電,深入開發風能、太陽能、水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減少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將是發展低碳經濟的主要方向。

3頁 當前為第 2[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水县| 长泰县| 大埔县| 林周县| 柳河县| 荥阳市| 阿图什市| 凤城市| 汉川市| 永州市| 阳朔县| 鹿邑县| 沂源县| 名山县| 广南县| 宿迁市| 嘉定区| 凤山县| 宣恩县| 吉木乃县| 沙坪坝区| 界首市| 涡阳县| 衡水市| 长武县| 延寿县| 桂东县| 张家口市| 探索| 波密县| 揭阳市| 厦门市| 特克斯县| 左贡县| 德州市| 渝中区| 林州市| 台东县| 文水县| 通州市| 邢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