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能變燃料
配套政策待完善
在青島福瑞斯生物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展臺上,記者看到大大小小的玻璃瓶中放著黃色的液體。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液體全部是從“地溝油”中轉化而來的生物柴油。
“提煉生物燃料是目前處置‘地溝油’最有效的途徑。”福瑞斯公司副總經理鄭德華介紹說,用“地溝油”提煉生物柴油,既能避免“地溝油”回流到餐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能源壓力。福瑞斯公司投資建成了設計產能10萬噸的生產線,由于收購不到足夠的“地溝油”作為原料,部分產能被閑置。
鄭德華說,最近兩年來,人們對“地溝油”流向十分關注,政府也強化了餐廚垃圾的管理辦法,福瑞斯公司等企業的發展環境才逐漸得到改善。目前,福瑞斯公司在大連、北京等地已經建立了專門的“地溝油”收集點,原料供應能力明顯提升。
“只有配套政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發展循環經濟才有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動力。”鄭德華說。他期盼,各地能進一步細化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并對“地溝油”收集、處置機構的資質進行嚴格管理,為合法的回收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使“地溝油”走上正道。
記者在展會上還了解到,自2010年底財政部實施的增值稅“先征后返”補貼政策停止之后,由于再生資源行業的源頭單位和個人都不具備開具發票的資格,在不能抵扣進項稅,再生資源企業承擔著較高的稅負,生存壓力大了不少。
格林美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開華說,國際金融危機對再生資源行業的影響遠未消散,中國再生能源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有足夠精力進行技術研發。而要做到這一點,國家應該首先在財稅政策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近年來,為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我國已經出臺了《循環經濟促進法》、《再生資源回收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有效地促進循環經濟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軌道。解振華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進一步采取措施,繼續完善循環經濟發展的產業、投資、財稅、價格、金融等政策,健全循環經濟配套法規和規章,強化循環經濟管理,建立循環經濟統計評價制度,加強監督檢查,推動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加快轉型發展。
項目前期投入多
金融支持需給力
在展會期間舉辦的循環經濟投融資座談會上,新疆天業集團黨委書記郭天業講起了企業的發展史。他說,天業集團在創業階段專門從事節水灌溉器材的研發和生產,公司要擴大規模時受困于資金瓶頸。
“當時節水灌溉還處于起步階段,銀行對企業進行評估時也會有所保留。”郭天業說。幾經周折,2002年,天業集團從銀行獲得了第一筆貸款資金4億元,使正急于進一步拓展業務規模的天業集團“如魚得水”。
很快天業集團在節水灌溉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而在金融機構的持續支持下,天業集團通過不斷開展技術研發和業務拓展,如今已成長為一家橫跨節水灌溉和聚氯乙烯兩大行業的節能環保企業,企業總資產超過200億元。
記者了解到,為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中央預算內投資每年都安排資金對循環經濟進行支持,投資范圍不斷擴大,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并設立了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對再制造、城市礦產處理、餐廚垃圾回收等給予相應的支持。
目前仍有不少中小企業面臨融資難題。一位與會者說,循環經濟項目前期投入很大,但在短期內很難收到效益,一些企業雖然總體上盈利水平較高,但單個循環經濟項目的效益很差,金融機構在審批時會更加謹小慎微,企業很難獲得長期貸款。
專家建議,有關部門還需出臺相應政策,為循環經濟項目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創新服務,充分發揮投資和融資效果,形成合力,促進循環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