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稅或影響外國投資
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表示,這將會是澳大利亞歷史上一次深刻的經濟改革。吉拉德還說,此項措施旨對在澳經營的大礦企的巨額利潤部分征稅,使其與澳大利亞土地的資源所得收益可以被更多——尤其是較為貧困的——澳大利亞人民所享受,進而打造更加公平、平等的經濟模式。
吉拉德還表示,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的擴張,拉動了澳大利亞鐵礦石和煤炭等資源的需求,其他領域應共享礦業開發的繁榮成果。她提出,將“礦產資源租賃稅”所得稅款用于降低企業所得稅(從30%降低至29%)。此外,澳政府還承諾提供60億澳元資金用于公路、鐵路和港口建設,并承諾從2020年起,增加對退休儲蓄的支出,從目前收入的9%提至12%。
同時,工黨政府一再強調,這兩項稅賦不會影響外國企業對澳大利亞的貿易和投資。澳大利亞資源、能源和旅游部長馬丁·弗格森日前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兩稅”不會影響國際市場礦產品價格。“礦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由供需關系決定。就‘礦產資源租賃稅’而言,這是一項基于企業凈利潤的稅賦,不應會傳導到國際市場的價格上。”
但是,單以煤炭和鐵礦石來看,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國、世界上第二大鐵礦石出口國,其煤炭和鐵礦石出口占國際市場的三分之一以上。這賦予了澳大利亞在煤炭和鐵礦石國際貿易中相當大的議價權。事實上,很多澳大利亞經濟學家指出,無論是“碳稅”還是“礦產資源租賃稅”,從長遠看都將被企業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不過,馬丁·弗格森不承認“兩稅”會影響澳大利亞對外國投資的吸引力。“談到‘兩稅’是否會影響澳大利亞對海外投資的吸引力,可以看看下面這些例子:在我們討論‘兩稅’的同時,僅昆士蘭州就簽署了價值450億澳元的煤炭和天然氣投資項目;一年前的2011年3月,必和必拓作出了12項在澳投資的決定。從現實來看,在澳大利亞還是有創紀錄的投資計劃。”
雖然如弗格森所說,今年在澳大利亞礦產領域的計劃投資額創下了紀錄,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來國際市場部分礦產價格下降,加之“兩稅”帶來的不確定性,澳大利亞當地一些大企業已經縮減了投資規模。從歷史經驗看,稅收政策效果的顯現存在滯后期。因此,外國企業在對澳投資時需要充分考慮“兩稅”的影響。
外國企業需考慮新稅賦
MRRT法案實施后,澳大利亞政府將會向年利潤超過7500萬澳元的煤炭和鐵礦企業征收“礦產資源租賃稅”。按此標準,將會有約30家澳大利亞本地礦產企業被納入征稅范圍,國際礦業巨頭力拓和必和必拓以及和斯特拉塔也都是此次征稅的對象,頻頻在澳大利亞出手買礦的外國企業也將會受到影響。
另外,該稅制使澳大利亞礦山的納稅額增加,就勢必會對當地和赴澳投資企業的投資成本產生一定的影響。再加上推出MRRT法案后,澳大利亞政府還將從2012年7月1日起對500家最大污染企業強制性征收每噸23澳元的碳排放稅,兩項稅賦都將推高生產成本。
由于澳大利亞在全球煤炭進出口貿易中的顯著地位(動力煤占20%,煉焦煤占64%,擁有顯著的賣方定價權),澳政府的稅法改革將對全球煤炭定價產生深遠影響。政府對利潤征稅導致政策性成本的上升,將最終轉移到下游消費者身上,以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為代表的主要煤炭進口大國將面對更高的煤炭進口價格。
2009到2010財年,中國對澳大利亞投資申請總額為163億澳元。中國對澳投資又以礦業勘探、開發為主,占中國對澳投資總額的75%左右。“礦產資源租賃稅”無疑是未來中資企業投資澳大利亞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同時,“碳稅”和“礦產資源租賃稅”這兩項稅賦推高了生產成本,導致預計投資的收益率下降,這也將是今后中資企業在決策投資時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