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報:各地應該如何規劃布局分布式能源項目?
汪慶桓:各地主管部門在做分布式能源規劃時,應做到自上到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然后從地區能源總體發展的角度進行項目篩選,并在政策方面給予相應配套支持,電力部門積極配合尤為重要。
從現在開始,就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建設一批示范工程,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進程中,一些負荷集中、規模較大的項目可以發揮顯著的規模效益。此外國外最早的分布式能源項目多屬于政府和公共機構,比較容易操作,國內也應該重視國外這方面的經驗。當然,我認為主要應該因地制宜,大中小規模相結合,關鍵就是怎么利用當地的實際條件實現節能減排。
要將分布式能源當成系統工程來實施
中國能源報:到目前為止,國內10多年運作分布式能源項目有哪些值得吸取的經驗教訓?為什么運作成功的很少?
汪慶桓:一是技術上的問題,還有體制上的制約。科學性不夠,負荷預測不準確是技術方面的重要原因。比如,很多項目立項過程和可行性研究都不充分,負荷預測偏大,機型選擇和工程規模就過大,但實際上入駐的單位沒有那么多,負荷達不到設計值,甚至相差很遠。最近我們調研了北京已經建成和運行的一些分布式能源項目的情況,普遍問題是在低于設計負荷運行,再加上未解決并網問題,很難做到節能減排,經濟性也很難體現。體制上問題也是多方面的,包括解決電價與燃氣價格合理的比例問題和目前必要的財政支持政策。分布式冷熱電聯供系統相對于冷熱電分供的傳統供能系統而言,只有增量投資在3—5年內回收才能有吸引力,經濟上才可行,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電價和燃氣價格的比例。
中國能源報:您覺得當前中國發展分布式能源最亟需做的工作是什么?
汪慶桓:我認為當前最亟需的工作是政策的配套與落實,為推進示范工程發展分布式能源市場奠定基礎;此外,要以科學的態度建設一批示范工程,建立節能減排的樣板,還要繼續加強對分布式能源對節能減排、調整能源結構全面價值的認識,以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要針對分布式能源建設單位、用戶、電力與燃氣公用部門、社會整體的各種對象進行效益與成本的量化分析。還要進行當前與長遠利益相結合,經濟、節能、環保、生態相結合的分析。這是一項長期工作。
中國能源報:當前在中國上馬分布式能源的勢頭很旺,如何能實現高效、穩步有序發展?
汪慶桓:分布式能源從立項、可研、設計、安裝調試,到管理這一系列環節都有非常密切的內在聯系,是一項系統工程,應當由牽頭單位負責到底、統一組織、協調各環節工作,從科學立項、可行性研究,到工程實施的全過程。在實施過程當中,要認真執行相應的標準規范和指導性文件,加強監督、檢查、評估工作。
根據我國目前情況,大企業集團實力比較雄厚,有條件可以先做地區性規劃,再在區域內選點布局建設分布式能源站的示范工程,但要避免跑馬圈地。我認為技術固然重要,商務模式更重要,因為分布式能源需要公用電網、燃氣管網、熱網的配合,建設和運行過程都需要多部門共同參與,只有取得共贏才有出路。中央和地方一定要做好示范工程項目的篩選工作,合理地選擇項目的類型與規模,發揮專業能源服務公司的積極作用,推進合同能源管理商務模式的創新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