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國一些光伏產品在美國市場的份額較高,出口快速增長已經引起美國相關部門的注意。
由于中國廉價光伏產品給美國帶來很多就業機會,美國平價太陽能聯盟(CASE)和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已經表示出對美國光伏制造業聯盟(CASM)挑起貿易爭端的不滿。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表示,如果中美光伏業發生貿易戰,其結果是雙輸,由于美國出口到中國的上游光伏設備和原材料價值更大,在貿易爭端中的美國損失會更大。
隨著雙方都在等待初裁結果,一些光伏產品訂單開始由中國大陸流向臺灣地區。現在,“雙反”案對中國大陸光伏企業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煽動歐洲“雙反”
在成功推動美國對華光伏產品“雙反”調查后,Solarworld也開始在歐洲市場興風作浪,慫恿歐洲也做出和美國一樣的立案裁決打壓中國光伏業。
自2004年德國率先加速光伏安裝速度,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光伏市場啟動,中國光伏企業的產品大量銷往歐洲市場,于是中國光伏產業“市場在外”的局面形成。
當下,由于歐洲債務危機現在越來越嚴重,導致歐洲國家被迫減少對光伏安裝的補貼額度,中國光伏產業產能過剩不斷加劇,加大出口,歐洲光伏企業生存維艱,不斷有歐洲企業倒閉。難以再創造2010年光輝業績的SolarWorld指責中國光伏制造商以低于市場價在德國市場傾銷產品,還聯合一些德國光伏企業及其他歐洲同行向歐洲委員會競爭機構提起訴訟。意圖打擊中國的光伏產業。
雖然中國光伏產品經過歐美國家的技術和質量認證,以及充分的國際市場競爭,但是如果歐洲也實施光伏雙反立案調查,將對嚴重依賴歐美市場的中國光伏行業造成巨大的沖擊。中國自2009年開始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意圖啟動中國龐大的光伏市場潛力,受制于并網價格和補貼,以及資金等問題,中國光伏安裝市場的增長短期難以填補歐美市場的空缺。去年,中國光伏安裝量為1.7GW,次于德國、意大利、美國,位居世界第四位。
現在,來勢洶洶的歐美“雙反”威脅猶如一柄懸在中國光伏業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如何消除這一威脅正考驗著中國人的智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