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燈推廣或將面臨困局
國家出臺的規定明確了白熾燈退出市場的時間,對節能燈的普及具有重大推動作用,預示著人們的照明生活將進入“省”時代。同時,節能燈發展迎來新的機遇,國家出臺的補貼政策也進一步推動了節能燈的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要想實現白熾燈向節能燈的平穩轉型,讓節能燈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節能燈產業不僅僅需要單一的高效照明財政補貼政策,更需要健全質量監督機制,形成統一規范的行業標準。企業還需要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努力掌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憑借價格和品質打動消費者,才能真正走進千家萬戶,真正實現節能減排。目前,主要問題在于節能燈行業準入門檻低,再加上近幾年國家政策的刺激,產能擴張速度超過市場容量,企業被迫不斷降價。
據了解,近5年內在行業中節能燈產品的利潤率從10%下降到5%,不過,即使在這個萌芽市場,依然出現產能過剩、企業倒閉等令人不安的狀況。僅深圳一地,今年上半年LED行業已經有100多家中游封裝企業,300多家下游應用企業倒閉。因此整個行業需要統一的行業標準和監督機制,確保其健康發展。而企業也應該主動開發新技術、新產品,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耐用性能,降低消費者對節能燈具高價位望而止步的顧慮。
此外,節能燈產品也存在劣勢。首先,節能燈在消費過程中和運用廢棄后有汞污染,目前西方國度對汞污染相當注重,國人也越來越認識到汞污染的危害性。其次,由于節能燈是玻璃制品,易破碎,不好運輸,不好裝置。第三,價格比白熾燈高很多。第四,節能燈開關性能差,使用在頻繁開關的場合,壽命會急劇縮短,但白熾燈則不明顯,所以節能燈不是什么場所都適用,對于頻繁開關的場所還是白熾燈比較適合。第五,容易損壞,壽命短,節能不省錢這句話就是它的最好寫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