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11月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印發《關于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的公告》,決定從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階段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也被普遍認為是對LED產業發展的一大利好。
拓撲產業研究所預計2012年中國大陸LED照明市場將會實現大爆發,市場規模將從2011年的28億美元大幅增長至80億美元,同比增長185%。到2012年下半年中國大陸LED照明滲透率將超過30%,達到31%左右。
對于正處于“低迷期”的飛利浦來說,這顯然是一個不能錯過的市場。實際上,飛利浦剛剛發布三季度財報稱,其第三財季凈利潤從去年同期的5.24億歐元下降至7600萬歐元,同比大幅下挫85%;營收從去年同期的54.6億歐元下降至53.94億歐元。
孔祥輝介紹,飛利浦此次打造的第二個區域總部占地3.5萬平方米,主要生產飛利浦品牌的戶外與室內LED燈具,并兼具產品工業化、定制化等功能。“另外,項目還包括一個LED照明應用中心,同時也將作為客戶體驗中心。”
將攪動LED分工模式?
“我們將在中國建立‘端對端’的業務能力和經營模式。”
看準中國LED市場未來發展前景的,并非只有飛利浦。根據中國照明學會的數據,目前我國有超過4000家LED企業。其中3000家企業主業為組裝和應用,800-1000家從事封裝,而上游芯片制造有大約100家。
作為在中國市場上位居第一的照明廠家,飛利浦在中國發展LED產業的優勢似乎同樣明顯。
實際上,目前的芯片市場幾乎由飛利浦、日亞化學、科銳等全球幾大巨頭壟斷。而在整個LED產業中,上游的外延片及芯片制造商賺取了整個產業鏈上的70%的利潤。中國企業較為集中的中游的LED封裝則僅賺取了約20%的利潤。此外,處于產業鏈最低端的簡單的終端照明應用型生產加工企業則只有10%的利潤。
不過,據統計,即使是競爭不那么激烈的LED芯片,今年1-7月的售價也平均降價25%。
“競爭激烈并不是只在LED行業,據我們了解在傳統照明行業,中國也有約5000家企業。”Tommy Leong響應,飛利浦并不參與這樣的價格競爭,“我們提供的不是單一的照明產品,而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獨特的照明效果及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