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驅動 私開濫采現象屢禁不絕
據鄭州市自來水總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在此次自備井普查中,他們還發現了大批不在冊的黑井,主要集中在個別企業廠礦、事業單位和城中村。另外,市區一些洗浴中心、娛樂場所和酒店都有自己私自打的水井,或使用送水車送來的井水。
私開濫采現象屢禁不絕,主要原因是隱蔽性強、難監管、成本低。據了解,一些單位在打自備井時先蓋樓,然后在樓內、樓后或在院子隱蔽處打井;一些單位打著地溫空調的名義,肆意取用地下水,在東區打一眼淺層水井僅需兩三百元。
“黑井”主要分布在鄭州市鄭上路(西三環至西四環)兩側,元通紡織城,新柳路(江山路至金杯路)兩側,北三環以南、農業路以北、經三路以東、桑園路以西區域;沙口路(黃河路至北三環)兩側,淮河路以南、長江路以北、工人路以東、兌周路以西區域;南三環與新鄭路交口附近區域;石化路以南,航海路以北,未來路以東,中州大道以西區域;鄭東新區龍子湖高校園區,十八里河鎮政府所在地。以上區域,均屬城市公共供水管網到達區域。
據估算,全部“黑井”,日偷水達到16.62萬立方米,流失水費40多萬元。據媒體報道,鄭州市這一人群的人數超過110萬。
按照《鄭州市城市供水管理條例》規定,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網達到的地區,除市人民政府統一規劃的應急用水需要和其他特殊需要外,禁止鑿井取用地下水。是什么驅使這些單位在城市建成區以內、在公共供水管網到達的地區肆無忌憚地違規開采、大量使用地下水呢?其目的就是逃避使用自來水所帶來的政府附加規費,簡單四個字就是:利益驅動。
私采地下水 犯下四宗“罪”
水是生命之源,是第一食品,無水則無生命,長期飲用未經處理的地下水,對廣大人民群眾安全飲水問題將帶來極大隱患。過量開采地下水會造成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面積擴大,嚴重時會造成地面沉降,危及城市安全。城市暴雨后出現的積水現象,也是地面沉降帶來的惡果。
鄭州市自來水日供水能力為107萬立方米,但2008年平均日供水量僅為65.17萬立方米,是供水能力的60%多,40%左右的城市公共供水系統運行能力在閑置。不僅造成國家投入巨資興建的公共供水系統大量閑置,造成巨大的浪費和損失。由于供水企業的固定成本巨大,自來水的供應量減少,導致自來水單位成本的增加。
舉措 本月底前拿出整改方案
針對鄭州市私開濫采地下水觸目驚心、水質安全令人擔憂的實際狀況,10月14日,在市人大城建環保工委和鄭州市市政管理執法局共同組織下,鄭州市副市長張建慧與全國、省、市三級人大代表、有關專家一行30余人,先后來到金百萬快捷酒店、劉寨工業園和風雅頌小區三處黑井現場,實地察看供水安全情況,并進行座談。市政局、水利局、衛生局、節水辦、自來水公司等相關單位領導陪同視察。
人大代表站在科學發展和保民生、保穩定、保增長的高度紛紛建言獻策,市人大代表柴清玉建議,要明確具體可行的水源保護及供水安全整改方案;對全市自備井的現狀、注冊情況要徹底排查,提出明確達標期限,搞好協調,抓好落實;要理順管理體制,明確任務,責任到人;要借鑒外地經驗,發布水源水質安全公告,公開水質檢驗數據,提高群眾安全意識;要抓典型不走過場,對于違法開采的和檢驗不合格的自備井,有關部門要嚴格執法,依法處理。
全國人大代表宋豐年,市人大代表崔豫琳、馬一芳、趙軍偉、王建樹、盧福明也就有關部門提前介入城中村改造項目中的自備井管理、確保水質安全、衛生、提高《供水條例》的知曉面等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
市人大代表、市中心醫院副院長周崇臣,特邀代表、鄭州大學醫學院專家崔留欣還從各自專業角度,對加強供水管理、自備井水質安全等問題提出了極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長松針對上午人大代表視察所發現的問題提出了四點要求:一要高度重視供水安全。供水問題牽涉千家萬戶,有關部門要以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切實解決供水安全問題。二是采取得力措施,下大力氣解決水質問題,要將地下水開采納入政府嚴格管理范圍,對合格自備井嚴格監管,對不合格自備井堅決關閉。三是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廣大市民法律意識、維權意識。要定期公布地下水、自來水水質情況,提高公眾對未達標水質危害的了解和認識,組織相關部門對全市自備井進行排查,提出時間表進行治理。四是市人大常委會要認真做好《供水條例》執行情況的跟蹤檢查,確保條例的落實和整改。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