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0年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2273.6萬噸,主要集中在火電、水泥和機動車行業。針對這三個行業的特點,就減排措施而言,我們提出的主要措施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大燃煤電廠脫硝設施建設(單機容量30萬千瓦以上燃煤機組全部安裝脫硝設施),對新型干法水泥窯實施低氮燃燒技術改造,淘汰小火電、小水泥和老舊車船,并在人口規模比較大的城市探索實行機動車總量控制。
就氨氮而言,可在三方面開展減排。一是部分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廠脫氮除磷能力比較弱,需進行提標改造,增強脫氮除磷能力。二是工業領域有一些氨氮排放量較大的行業,如氮肥、醫藥、印染、食品加工等重點行業將是治理重點。三是農業源氨氮排放量較大,需要大力實施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污染治理工程。
污泥納入污水處理費:最少加1毛
《21世紀》:就氮氧化物的減排而言,電廠的脫硝是一個重要的手段,對此,國家就脫硝的電價的補貼有哪些建議方案?
劉炳江:為促進脫硝電價政策的盡快出臺,環保部已與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部門進行了銜接,已著手研究與制定脫硝電價加價政策,并對現有發電企業脫硝設施進行了調研,同時委托五大電力集團對所屬脫硝設施建設和運行成本進行了測算,對燃煤電廠脫硝電價成本有了初步標準。但這個標準還沒最后定,所以現在不能公開。
《21世紀》:《工作方案》也提出將研究將污泥處理費用逐步納入污水處理成本問題,那么根據你的判斷,污水處理成本將會因此提高多少?
劉炳江:通常,污水處理廠對污水進行處理后,不少COD都到污泥里去了,如果不對此進行處理,一下雨,COD就被沖回河流中了。在污泥處理上,不少污水處理廠尚未建立配套污泥處理設施,當下的污水處理費也沒有包括污泥的處理成本,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
污泥的處理由于各地處理手段和工藝不同,其成本不同,其成本要嚴格測算,可能會每立方米的污水處理費加2毛,但我估計最少也要加1毛,其最終確定要反復討論通過聽證會才能敲定。
排污權交易成熟時機:污染物排放總量低于環境容量
《21世紀》:《工作方案》中提到,“十二五”要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實際上,排污權交易試點在“十一五”期間的進展比較緩慢,排污權主要面臨哪些障礙?
劉炳江:“十一五”以來,國家高度重視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并取得了積極進展。目前,已有江蘇、浙江等9省(市、區)被國家批準為排污權交易試點省區,另外,遼寧等省也內部嘗試推行了排污權交易試點工作。
但由于各試點地區排污權交易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工作目的、方法和內容相差較大,交易形式“五花八門”,排污權交易指標的單位額度和交易量也參差不齊。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排污權有償取得認識程度不高;法律法規滯后,操作依據不充分;排污權交易的市場尚未形成;排污權交易價格機制沒有建立等方面。
需要強調的是,排污權交易的目的是為了改善環境質量,但目前的問題是,污染物排放總量還遠遠高于環境容量。我認為,只有當污染物排放總量低于環境容量時,排污權交易的時機才最為成熟。
《21世紀》:《工作方案》中提到實行電力、鋼鐵、造紙、印染等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那么這是否意味著要在這些行業開展排污權交易?
劉炳江:這說明上述行業是四種主要污染物排放的重點行業,也是實行排污權交易的重點行業,但并不限于只在上述行業實行排污權交易。根據《指導意見》,原則上排污指標交易主體盡可能在同一轄區或同一流域范圍內進行,對火電、鋼鐵、造紙和印染等實行國家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排污指標,可進行跨省區交易。至于這些行業的排污權交易何時能大規模開展,要看時機是否具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