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利用核能的小型核電站正處在關鍵時刻,馬里蘭大學核工程項目主任穆罕默德·莫德瑞斯教授介紹說,美國努斯卡爾電力公司研發的模塊化小型核反應堆已進入設計認證階段,首臺小型核電站有望在2018年左右建起并投入運行。
綠色能源背后的技術支持
傳統的電力供應來自大型電力網。專家表示,按照設計,傳統電力網常常用來最大量地傳輸電力,因此現在許多的電力網已經陳舊并被過度使用,隨著人們對電力需求量的不斷增加,電力網越來越不可靠,難以確保為人們提供最佳的高質量電力。此外,傳統電力網還存在一個問題,即其電力多來自排放溫室效應氣體的火力發電。目前,新的電力供應系統正在受到人們的青睞。
帕雷托能源有限公司負責開發的副總裁斯蒂夫·歐瑟介紹了公司推出的能源獨立區(EIDs)概念及其相關技術。EIDs的背后是建設在用戶所在或附近地區的微電網,這種電網將其生產的電能提供給用戶。微電網主要依靠小型天然氣發電機發電,同時借助獨特的網聯(GridLink)管理系統將利用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無阻礙地并入電網中。由于微電網靠近用戶,因此用戶可以享受電力、熱力和制冷服務。微電網具有效率高、環保、維修少和可靠性強等特點。
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時,存在著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在自然界中準確地尋找到那些風能和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地方。衛星數據同化聯合中心的科學家劉全華博士表示,氣象學家能夠幫助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借助衛星采集的數據和計算機模型,人們有望精確地鎖定地球上可有效利用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
發展綠色能源不能單靠技術
事實上,發展綠色能源不單純是新技術開發問題,它還涉及到政府政策、資本運作、國家間合作等多個方面。
斯特拉集團總裁史考特·斯卡拉說,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今年5月15日公布的報告顯示,風能和太陽能這類可再生能源資源可以說是無窮無盡,它們能在2050年時提供高達77%的全球所需電能,然而這需要各國政府制定政策來利用這些資源。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會員保爾·韋伯斯博士認為,采用發動機能燃燒天然氣、乙醇和甲醇(GEM)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人們能夠在未來20年至25年內解除對石油的依賴。他同時強調,美國應通過出臺政策,鼓勵企業與中國在汽車電池方面開展有效的合作,發展對雙方均有利的電動汽車。
旅美科技協會華盛頓特區分會會長湯斌博士認為,這次綠色發展論壇有三個特點:一是由美國華人民間團體發起并由多個華人社團和美國專業團體組織參與,論壇展示了旅美科技協會組織和協調不同專業團體并發揮各自優勢的能力;二是這次論壇專業水平高和涉及領域廣,有以綠色金融為主題的美中氣候圓桌會議,新能源及能源的有效利用技術、綠色信息技術及綠色政務方面的專業探討,還有低碳經濟及其戰略發展、綠色環境及其氣候影響;三是這次活動吸引了眾多來自不同專業的人士。他同時表示,希望綠色發展論壇為中美綠色科技搭建起一個交流平臺,增進中美兩國間科研、產業與政府的深入交流,促進中美經濟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