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此嚴厲的處罰手段,仍然不能遏制企業的惡意違法。今年5月,嘉興綠誼公司,把90噸含毒污泥傾倒在沒有任何貯存污泥防范措施的碼頭上;海鹽亞磊型鋼冷拔有限公司的污水,還是偷排到了雨水管道,被“雨夜驅車50公里”的執法人員逮了個正著。嘉興對這些嚴重違法行為除處以重罰之外,還采取自曝家丑的辦法,在當地媒體公開曝光嚴重違法企業,戴上污染的“黑帽子”,上市公司、知名企業也不能幸免。
章劍認為環保執法還需要更加嚴厲,否則環境形勢將惡化。成本最低,最有效的執法,在于源頭控制,把污染源擋在門外。2010年,嘉興市環保局否決了一個準備落戶桐鄉的投資百億的橡膠輪胎項目。
在推動環保方面,環保局長們,尤其是基層的局長們,采取了多種方式。章劍是發動百姓拉起“市民環保檢查團”等環保民間組織與污染企業“鬧”,而長沙市環保局局長黎建,則是自己“跳”出來寫公開信,他以長沙市環保局局長的身份,公開致信湘雅醫院院長陳方平,強烈建議立即完成拆除大煙囪的項目。
2005年8月,官新民走馬上任當上了泰興市環保局局長。為了搞清楚開泰興發區企業排污真相,官新民委從市環保局抽調了70多名執法人員,對開發區進行地毯式排查,此次行動歷時9個月。2006年11月,官新民3天3夜連續奮戰,把一條兩公里多長的曲內河河水被全部抽干,排污企業偷偷埋設的40多根直排污水暗管露了出來。干了4年多的環保局長,泰興市準備調官新民去擔任泰興市發改委主任,但官新民卻選擇留任環保局長,頗有些壯士斷腕的決心。
曾經頻頻刮起“環保風暴”的環保部副部長潘岳,或深知環保事業推進艱難。2008年,在人民網舉辦|環保高峰論壇上,潘岳應邀發表主題為《中華傳統文化蘊含深厚的生態文明》演講,說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在現實制度和生活中具體落實為一個“度”字。在場多是跑環保口的記者,對潘岳的此番說辭印象極深刻。
顯然并非環保局長們非要突破中國傳統,把握不好度,時勢使然,他們守土有責,必須前行而已。
章劍說:我經常跟同事們說,我們這一代的環保工作者,是一個打仗的部隊,是要建功立業的部隊,是要有影響的部隊,如果是和平時代,環保問題不是這么突出,我們可以過得風平浪靜,但是和平時代部隊沒有地位的。
在和平時代的中國,在中國的環保局長中間,有一種英雄主義情懷在彌漫。環保主義者索南達杰直接成了英雄——他犧牲在盜獵者槍口下了。
很多年以后,也許今天很多默默奮斗在環保第一線的環保局長們不會再被提及,他們有什么樣的信念和執著,將在時間的河流里被淡忘道,人們不再津津樂道。
他們的處境不再艱難,他們的信念不再可貴,他們的堅守不再悲壯。
他們頭上的英雄光環完全褪掉,回歸日常工作的操守,這或許,才是環保局長們最大的勝利。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