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人物訪談 » 正文

對話專家:“協議保護”能否拯救三江源?

發布時間:2011年5月10日 來源:人民網

....


  記者:“協議保護”機制是如何實施的?能否舉一個例子說明?


  馬洪波:以措池村為例,開展“協議保護”的基本步驟如下:


  一是進行選點和可行性分析。二是簽署保護協議。協議規定,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負責組織專家對協議保護地進行保護規劃、對協議保護地的保護成果進行定期監督和評估,有義務為措池村村委會提供能力建設、政策支持、技術指導等幫助,并提供每年2萬元的獎金;措池村村委會按照保護規劃對協議保護地進行保護,制止任何外來的采礦、挖砂、盜獵、越界放牧等活動,并對協議保護地進行定期監測、巡護,做好監測記錄。三是授權社區。協議保護的關鍵是將資源保護權授予愿意進行保護的一方,如當地社區、民間組織,甚至企業等社會力量。通過協議三江源保護區管理局將措池村范圍內2440平方公里區域的資源保護權授予措池村村委會。四是組織實施。保護協議簽署以后,邀請有關專家到實地進行考察和指導。通過科學家、牧民和當地民間環保組織共同討論鄉村生態監測內容和方法,逐漸形成適于當地牧民的生態環境監測方案。五是進行第三方評估。在協議實施一年及兩年期結束時,由三江源保護區管理局組織第三方專家對措池村的保護成效進行兩次評估。生物多樣性專家主要評估的是監測工作的計劃執行情況、監測人員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技能以及監測數據的有效性、科學性等;社會經濟專家則采取入戶訪談的形式,主要涉及協議保護項目給社區經濟帶來的變化以及針對協議保護項目的建議等。六是建立激勵機制。在第三方評估通過后,保護區管理局為措池村發放每年兩萬元的保護成效獎金以支持小學建設、改善醫療條件、開展生態文化活動。

  記者:作為措池村“協議保護”評估組成員,您認為“協議保護”效果如何?


  馬洪波:雖然在措池村評估的時間很短,但是“協議保護”模式讓我眼前一亮。措池村協議保護地項目通過兩年實施,生態環境和社區經濟社會建設方面都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生態環境有所改善,生態保護意識得到加強。環境變得整潔了,野生動物沒有以前那樣怕人了,有時還會看到成群的藏野驢、藏羚羊從不遠處經過,人與自然恢復了和諧的關系。二是社區各項建設取得了進展。從硬件看,村委會所在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有了一定改善。從軟件看,通過舉辦村民大會、培訓、生態文化節等活動,豐富了社區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點擊三


  焦點關注 “協議保護”機制進一步實施存在哪些障礙


  關鍵思路 在資金、人員、法律等方面存在障礙


  記者:要進一步實施“協議保護”機制,存在哪些方面的障礙?


  馬洪波:一是資金障礙。民間環保組織、基金會雖然有一定的資金,但是不可能長期提供資金。這些組織的本意只是做一種示范。最終要形成長效機制還是需要政府推動。政府可以投入資金設立公益崗位,購買生態服務。除了政府支持之外,還可以通過市場機制獲得資金,比如黃南州澤庫縣就開展了草原碳匯試點工作。另外,還可以吸收更多民間組織和企業的資金到三江源生態保護工作中來。


  二是人員制約。從經濟學角度看,人都是理性經濟人。在遠離城市的地區,可能很多牧民愿意參與到生態保護工作中來。但是在離城市較近地區的人們,如果發現出去打工比生態保護工作更賺錢,可能就有很多青壯勞動力外出務工。我們的考察發現,在青海湖附近的協議保護試點,生態保護成效就不如山區好,這也是制約協議保護機制實施的因素。


  三是法律沖突?!吨腥A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規定:“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自然保護區內保存完好的天然狀態的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地,應當劃為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按照這一規定,三江源地區實施了生態移民工程,然而“協議保護”機制與這一規定是矛盾的,因為其不需要牧民搬出草原。因此,如何通過變通的方式解決這一法律沖突,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點擊四


  焦點關注 “協議保護”機制帶來哪些啟示


  關鍵思路 強化廣大農牧民群眾主體地位,培育參與式管理理念,發揮本土文化的積極作用,建立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


  記者:三江源地區實施的“協議保護”機制給其他地區生態保護工作帶來哪些啟示?是否可以研究推廣?


  馬洪波:每個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生態保護狀況也不同,從目前情況來看,把三江源地區幾個村的實踐經驗整理成樣本向其他地區推廣,還需要進一步斟酌。但從當前的實踐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啟示:


  第一,強化廣大農牧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三江源生態保護不但會使江河中下游地區受益,而且會造福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的廣大農牧民群眾,他們才是三江源生態保護最直接的利益相關者和最有積極性的保護者。政府主導型保護模式由于對社區居民的傳統權益和保護愿望重視不夠,使社區居民有可能游離于生態保護之外,變成生態保護的“旁觀者”甚至“破壞者”??梢哉f,政府的政策支持或非政府組織的幫助,主要是發揮好“催化劑”的作用,要讓廣大群眾成為生態保護的有效主體。


  第二,培育參與式管理的新理念。自然保護區的保護不應只是保護區管理機構的事情,不同的利益相關者特別是當地政府和社區群眾的參與對保護區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協議保護”倡導的參與式管理,使社區群眾由被動接受政府指導變為主動參與生態保護,積極構建保護區管理機構、當地政府與社區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對解決保護區內社區農牧民在生態保護和利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發揮本土文化的積極作用?!独锛s環境與發展宣言》第22條原則指出:“本地人和他們的社團及其他地方社團,由于他們的知識和傳統習慣,在環境管理和發展中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各國應承認并適當地支持他們的特性、文化和利益,并使他們能夠有效地參加實現持續發展的活動。”長期以來,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形成了敬畏自然、珍惜一切生命的生態倫理價值觀,這種觀念本身就與現代生態倫理價值觀有一定的共同之處,是三江源生態保護的重要精神資源,應積極進行挖掘和弘揚。比如,以往我們保護水源往往是運用法律或者道德的力量,但結古鎮甘達村卻運用宗教的力量,在水源地埋一個寶瓶,告誡村民不要在附近扔垃圾,珍惜水資源。在其他地區進行生態保護時,也要注意發揮本土文化的積極作用。


  第四,建立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一是政府引導與社區主導相結合。以往的生態保護模式往往是政府主導,成本很高,而且持續性較弱,可以運用政府引導與社區主導相結合的方式,發揮社區主體的積極作用。二是發揮好市場機制的作用。可以通過碳匯交易、生態旅游等方式來獲得資金,再通過購買NGO生態服務、設立生態公益崗位等方式使用資金,充分探索并利用市場化手段。

2頁 當前為第 2[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县| 同仁县| 吉水县| 九台市| 广河县| 郓城县| 浙江省| 敦煌市| 龙江县| 屏东县| 枝江市| 司法| 潞西市| 荣成市| 德兴市| 中西区| 科技| 屯留县| 延寿县| 石屏县| 紫金县| 同心县| 蕉岭县| 嘉鱼县| 边坝县| 永年县| 墨竹工卡县| 历史| 云南省| 潢川县| 丰都县| 承德县| 新竹县| 大田县| 台南县| 绿春县| 晋城| 太保市| 密山市| 望都县| 黄大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