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再造”用水指標
政府大力支持污水處理行業發展,決定了我國污水處理將進入發展快車道。
有關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人均GDP為22698元人民幣,污水處理率為66%。而如果剔除美元和人民幣幣種不同因素的影響,1985年,美國人均GDP為17682.25美元,污水處理率達到74%,并且,在隨后10多年時間里,美國污水處理進入了黃金成長期。長江證券[12.69 0.00% 股吧]認為,兩者對比不難發現,我國污水處理行業也將進入成長發展期。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污水排放量與日俱增,國家逐年加大對污水處理行業的支持和投入,近年來污水處理行業營業收入從2003年2.63億元增加到2009年年底的93.16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89.27%,毛利率也從2007年的6%提高到2009年的20%。長江證券預計,隨著國家對污水處理行業的支持力度加大和工業化的發展,未來污水處理行業收入和毛利率水平還將繼續提升。
中國水務[2.96 -0.34%]投資集團董事長王文珂認為,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進一步落實,將使水務企業的外部邊界條件更加簡單清晰。
目前在江蘇等地,由于用水指標用完,已經出現了部分工業企業無法繼續使用傳統水源,只能以高出一倍的價格購買再生水生產的案例,而這些用水指標的提供者,正是污水處理企業。在前幾年市政污水市場大發展的情況下,受益于總量控制下的水權流轉,“十二五”期間工業廢水處理企業的發展將更為迅速。
創業環保[7.28 0.69% 股吧]總經理林文波也認為,在相關政策的刺激下,“十二五”期間,工業廢水市場將會進一步發展,污水回用將成為新的投資領域。
撬動行業繁榮
近些年,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的主要推動因素是污水處理率的提高、污水處理價格的上漲。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9年的73%,污水處理價格由2000年的0.23元/噸上漲到2009年的0.74元/噸。
不過,我國污水處理實際處理率與官方公布的數字尚有不少差距。以工業廢水處理為例,據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介紹,我國早在10年前就公布了工業廢水處理率超過90%,但這是一個虛假數字,我國工業廢水實際處理率與上述數字相距甚遠,設備完好和穩定運營的比率更是難堪。
而且,我國污水處理價格與發達國家相比也有不少差距。據統計,美國自來水費有55%以上是污水處理費,英國占41%,丹麥、德國污水處理費分別為供水價格的1.6倍和1.2倍。各國水價雖有不同,但污水處理費一般都高于供水價格。而我國,除少數省份工業污水處理費要高于工業用水價格外,大部分地區都是要遠低于40%的標準。
據中國水網統計,截止到2010年底,全國36個大中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到戶水價平均值為2.65元/立方米,其中自來水價格平均值為1.93元/立方米,在到戶水價中占比73%,污水處理費平均值為0.78元/立方米,在到戶水價中所占比例僅為27%。有鑒于此,傅濤認為,在今后10年中國污水處理費以及供水價格上漲的趨勢是必然的。
除此之外,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針對城市污水處理回用,財政部與國稅總局正在制定對再生水生產企業免征增值稅的政策。水利部會同國務院法制辦,還準備出臺污水處理回用條例,目前正在立法調研和征求意見階段。同時,水利部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污水處理回用設施以及再生水管網的以獎代補政策。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業內多方人士均樂觀相信,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進一步細化后,相關部門再利用價格杠桿進一步加大水資源回收利用的支持力度,未來幾年污水處理行業,無疑將迎來又一波繁榮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