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綠色建筑”成本高,市場競爭優勢不明顯
購買“綠色房”享受優惠政策
當前,綠色浪潮席卷全球,“綠色經濟”將引領新一輪的全球技術和產業革命。振興“綠色產業”、發展“綠色經濟”,關鍵在于普及綠色消費觀、拉動終端消費體系的形成,而“綠色建筑”無疑是關鍵領域之一。“據統計,建筑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約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50%,這一比例遠高于工業、交通等領域。特別在當前中國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綠色建筑’的發展水平,關系到中國節能減排、實施新能源戰略。”楊鏗認為,由于“綠色建筑”對節能、節水、節材等方面的要求較高,投入成本相應增高,經濟效益釋放緩慢,因此市場競爭的直接優勢不明顯。
楊鏗建議引導地方政府培育“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強化政府的宣傳、引導,普及“綠色”消費觀。把政府引導與發揮市場機制有機結合起來,對“綠色建筑”開發、消費予以專項的產業振興政策支持。比如培育市場化的綠色消費環境,對“綠色建筑”的購房者予以普通住宅首套房同等信貸政策支持、享受與首次置業購買普通住宅同等的契稅等優惠政策。另一方面,加大“綠色建筑”經濟效益上的可行性論證,對達到一定標準的“綠色建筑”設立專項的資金予以補貼,并給予開發企業稅費減免、貼息貸款等政策支持。
由于發展“綠色建筑”,綠色技術是支撐。因此,楊鏗建議加大力度扶持國內“綠色建筑”技術創新企業,給予必要的資金和政策扶持,并推動這一類型的企業通過創業板上市融資,實現更快發展。
【成都方式】
今年成都開建在建節能建筑300萬平方米
去年底,成都正式獲批成為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為了讓市民真正享受到可再生能源利用所帶來的舒適感,今年,我市除了在大型公共建筑、學校等開展地熱能源利用外,還將考慮在郊區(市)縣進行農村社區試點,將各種類型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在一個社區內全部實現。今年成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項目,也就是節能建筑開建、在建面積將有300萬平方米。此外,成都正在制定建筑節能“十二五”規劃,提倡新建住宅多建精裝房,避免二次裝修產生碳排放。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