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基地
在選擇海南基地初始,英利原本也只是打算建一個100兆瓦組件封裝生產線,投資規模也僅有5000萬元,沒有打算把完整產業鏈模式引入海南。
跟海南基地一樣,英利一開始也并沒有打算把完整產業鏈搬到天津,只是想把天津打造成一個封裝基地,將保定工廠生產的電池在天津基地進行封裝出口。
這個基地一開始被苗連生稱為“口岸基地”,以支撐英利的產品出口。目前,英利已經打造了包括從多晶硅制備、硅錠、硅片、電池、組件到光伏應用系統的完整產業鏈條。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稱,英利之所以先前將生產基地布局在海口,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海口是一個港口城市,出口光伏組件產品比較便捷。
“反觀英利保定本部基地,目前這里仍然是英利集團的主要生產基地,但是由于保定不是港口城市,所以其光伏組件產品出口需先由保定陸路運輸到渤海灣沿岸的港口城市,然后再裝船出口,物流成本相對較高。”李勝茂稱。
據悉,英利每年的原材料進口和產品出口量中,有超過95%的貨柜需要通過天津港入境或發往世界各地。一旦天津口岸基地建成,英利就可以先將比較輕便的晶硅電池片從保定運輸到天津,然后再在天津封裝成光伏組件,通過海運出口到國外。
業內人士認為,英利在天津建封裝項目將為英利節省一大筆開支,并進一步提升英利保定本部基地的競爭力。去年,英利的毛利率達到33.2%,居全行業之首。
目前,英利已經確定了自己的“十二五”目標,即到2015年達到6.5GW。趙志恒透露,事實上公司已經確定要在2014年提前完成目標。“之所以后來又決定將完整產業鏈引進天津基地,一方面是因為公司已經在海口有了建設經驗;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完成公司‘十二五’任務。”趙志恒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