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統一化之路
歐洲與美國市場標準不一樣,法律規定也不一樣。最終要達到一個統一的標準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據UL全球副總裁Jeffrey Smidt 稱,在日本這樣光伏產業相對比較發達的國家,其標準也非常注重安全性問題。所以,美國和歐洲的標準統一是一個大趨勢。UL在推動UL標準和IEC標準的融合統一,這可能還需要一年半的時間,會在標準統一方面邁出第一步,達到第一階段的目標,即希望使兩套標準有著更多共同點,比如最終可能有80%的內容是兩套標準共享的測試內容。另外還會存在20%左右的差異,這些會是國家和市場的差異。Smidt還表示,若能達到80%的統一度,也是邁出了非常大的一步,預計2013年之后有望實現該目標。
光伏標準需與時俱進
近年來,光伏產業發展迅猛,不斷涌現出新的技術,這些技術會對產品當中所用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產生影響。比如聚光光伏(CPV)技術,它是基于晶硅技術的平板型的光伏電板,除了普通的平板電池技術之外,里面加了很多鏡子,目的是加強太陽光的采集,太陽光的強度。Jeffrey Smidt表示,CPV技術可以提高傳統平板電池板光的強度,比原來高出6到10倍。這就對產品組件的材料提出新的挑戰。因為光的強度一旦達到原來的兩倍之上,原來所用的光伏組件材料的安全性,特別是抗紫外線輻射的能力就會受到挑戰。如何將新興技術帶來的安全問題反饋到標準中是光伏標準制定者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我們知道,制訂標準的目的是為了做大光伏產業。有了標準以后,才能驅動產業真正達到規模效應。在制訂標準的過程當中,產業各方應盡可能達成共識。
Jeffrey Smidt表示,在標準制定過程中,邀請不同的光伏產業的利益相關者,包括光伏組件的生產商,材料的供應商,政府的代表,消費者利益團體等參與進來,保證了標準的科學制定。一旦有新的創新技術誕生,如果這些創新技術會影響到安全方面的特點,則要及時收集生產商的意見和建議,并反饋給標準制訂的專家小組以供考慮。
國內光伏標準制定應跟上國際步伐
太陽能在中國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制定出臺中國自己的光伏標準迫在眉睫。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光伏標準以自己制定為主。隨著中國加入WTO后國際交往的增多,光伏標準逐漸變成以IEC標準為核心,在此基礎上結合國內光伏業自身的市場特點。中國光伏產業在不斷發展,也出口到美國和歐洲市場。Jeffrey Smidt表示,企業在美國市場獲得UL認證,更重要的是通過認證可以幫助其向客戶證明產品品質安全性,從而贏得更多的客戶。
Jeffrey Smidt認為,在中國的標準制定過程當中,可以利用國際光伏標準統一化的趨勢,盡可能朝著標準統一的方向努力。比如UL標準非常強調防火安全以及觸電保護,在中國的標準制定中,則可以把這部分融合到標準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