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權威部門統計,近四年來,全球太陽能電池安裝按照32%的復合增長率增長。2020年全球將有890兆瓦裝機容量,占全球能源供應量的四成。受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全球裝機容量只有7.3兆瓦,但是在德國和捷克熱潮推動下,2010年全球裝機容量達到16.9兆瓦,市場觀察預測到2011年太陽能電池價格將出現下降。
據了解,光電產業的發展一定要有較強大的下游應用產業支撐,目前泉州的光電產業呈倒金字塔發展模式,即上游較強,下游弱,下游產業領域大項目不多,應用產品開發不足,這將成為制約我市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景觀照明市場是大功率LED照明的最大應用市場,所占的份額大約在43%。它的新一輪快速增長必將給大功率LED照明產業帶來新的發展動力。此外,通過全球大功率LED技術領導廠商對材料、工藝和封裝技術的積極改進,大功率LED的發光效率和性能得到了迅速提升,大功率LED已開始走向室內外普通照明、汽車內外照明、探照燈等全新市場。大功率LED照明產業將在未來3—5年內實現跨越式發展,顛覆傳統照明產業格局。具體到企業,正在籌備3條LED芯片封裝生產線,向上游發展,要做自己的芯片。
硅片供應仍是瓶頸
光電產業在哪些領域可以突破?前景如何?
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多晶硅電池具備一定的優勢,主要表現在硅資源豐富占地球物質成分27%、運作安全無毒、硅提純工藝成熟、適宜大批量生產、轉化效率較高、成本相對較低。
但是,目前太陽能電池效率提高整體還處于艱難的爬坡階段,哪怕是提高1%的效率都十分困難。
同時了解到,對國內和泉州的投資者來說,2011年是太陽能電池生產的一個投資的年份。但是,硅材料生產資金門檻高,生產周期一般為18個月,硅提純技術屏障高,如何壓縮成本是重中之重。
目前來看,整個亞洲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價格已經低于1.45美元,成本要做到0.8美元以下才具競爭力。可以預見,未來兩年硅材料和硅片的供應依然是產業鏈的瓶頸。打造穩定、高效的供應鏈至關重要,也就是說泉州的企業不一定要投資難度大、資金需求大的硅片生產,也可以投資門檻較低的太陽能電池周邊產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