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節能減排的不竭動力。多年來,玉柴堅持自主研發,挑戰進口動力,在綠色環保、低排放的發動機研發、生產上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與國際水平同步。
在自主創新的發動機低碳新技術上,玉柴有一連串驕人的業績:成功研發國內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轎車用柴油機并具備生產和配套能力;成功推出國內第一臺歐Ⅳ燃氣發動機,確立了玉柴在中國燃氣發動機領域的領先地位;成功推出國內第一臺達標歐Ⅳ、歐Ⅴ柴油發動機并率先批量投放市場;首家推出單軸并聯式(ISG)城市客車混合動力;實現國內第一臺“低碳節能高效發動機”成功裝機試運行;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大量地運用新技術降低排放和節約材料,實現低碳生產全流程控制。
節能降耗技術帶來的環境效益是巨大的。沈捷舉例說,比如原來大巴車裝的發動機是8升,功率是350馬力,現在裝的是公司與天津大學合作研發的兩級增壓的6.5升發動機,同樣達到350馬力,但是每年可以達到減少排放二氧化碳5噸的效果。目前玉柴一年銷售發動機超過50萬臺,采用低碳技術后其累計減排量是相當巨大的。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引發了內燃機研發的新一輪升級換代。作為動力企業,誰能以更加領先的低碳節能水平進入市場,就意味著誰能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玉柴有責任有能力在低碳經濟和新能源戰略爭奪中獲取話語權。”玉柴董事局主席晏平說。
引領企業走向未來
晏平認為,近年來,玉柴堅持走綠色工業發展之路,著眼未來可持續發展,使玉柴能夠在遇到國際金融危機、行業形勢嚴峻、市場競爭激烈等復雜的環境時,逆勢上揚。
有這樣一組數據,1994年以來,玉柴多缸柴油發動機銷量增加7倍,而產品的微粒排放總量基本沒有增加;玉柴柴油發動機的最低燃油消耗下降幅度達14%。
“十一五”期間,玉柴承擔的節能指標是13985噸標準煤,到2009年,玉柴實際節能已達32156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100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400噸,減少碳粉塵排放21800噸。
在承擔更多環境責任的同時,玉柴企業的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目前,玉柴環保發動機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大中城市擁有較大的保有量,其中4500多輛配裝玉柴國Ⅳ發動機的車輛服務于北京綠色公交線路,500多臺國Ⅴ發動機今年也已率先通過招標在北京運行。
玉柴集團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2009年累計實現發動機銷量突破67萬臺,實現銷售收入271.97億元,同比增長29.58%。2010年,玉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1至10月實現銷售收入304.98億元,同比增長37.79%,共銷售63萬臺,提前兩個月完成全年300億元的經營目標。從2005年121億元的銷售規模,到今天300億元的經營業績,短短5年,玉柴集團作為一個以機械制造為主業的企業,在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之后,企業結構調整趨好,經營效益穩步提升,在中國企業500強排名榜上,由2005年的第231位,上升到2010年度的227位。
“玉柴機器將繼續堅持以發動機研發生產為核心,不斷突破,實現技術研發、產品性能和服務領域的持續提升,將玉柴集團打造成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最值得信賴的綠色動力提供者、動力領域享譽全球的民族品牌,引領低碳動力發展新方向。”晏平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