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反應不一
從限制化石能源發展到多種措施促進非化石能源發展,韓文科對十二五期間的各項新能源政策難掩興奮之情,甚至用"很誘人"三個字來形容,但業界對此反應并不是很大。
一位新能源企業老總當場表示,退稅、免稅、補貼等各種政策政府都考慮到了,但如何落實,特別是打破利益集團的阻撓才是問題的關鍵。"我們到很多地方去投資,發現很多補貼的政策地方政府都不知道,其實都已經發文好幾年了。"
但也有企業表示有信心,國內風電設備制造巨頭華銳風電副總裁陶剛表示,在十二五期間我國智能電網投資達6000億,特高壓輸配電投資達2700億,因此那時電網的技術條件會更堅強也更智能。而目前風電制造企業也都在進行技術改進和升級,努力具備上網的條件,而成為親電網的企業,這都是成長中的問題。
國家電網公司新能源研究所所長李存慧曾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電網可以解決風電上網問題,卻不能解決市場的消納問題。"上網不等于消納,風電最大的問題是市場問題。只強調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沒有意義。"
據了解,國家電網近日已派出代表團赴歐洲學習,看其他國家如何解決風電上網的問題,上網難的問題幾年內或將得到解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