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內容堪稱目前最高水平。”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表示。外國企業占比之所以較高,主要考慮到它們在綠色經濟與綠色產業方面起步相對較早,經驗較為豐富,有很多值得國內企業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中國現在正在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推動經濟結構調整,需要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引進先進技術和產品,同國際企業展開經貿合作。
綠博會按照展出領域和內容分設10個展區,分別為1個綜合館、5個專業館(節能減排館、清潔能源館、環境治理館、低碳技術館、循環經濟館)、3大專區(整體解決方案、綠色金融、生態示范)和1個廣場清潔能源車輛展區。
可循環利用的環保輕量瓶、環保的橙子清洗劑……本屆綠博會的突出特點之一是科普性。展區內多種展品和技術都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觀眾可以親身體驗高科技帶來的新型綠色生活方式,感受綠色經濟帶給生活的舒適與便捷。據介紹,展會期間,還將組織專業觀眾觀展,與參展企業進行面對面交流。
我國節能減排和發展綠色經濟取得積極成效
在低碳技術館,華能集團綠色發展集成模型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視線。國際前沿清潔煤電技術綠色煤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試點項目阜新風電場、亞洲規模最大的石林光伏實驗示范電站等模型使人們了解到一個能源企業的轉型發展之路。
“十一五”期間,我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動,包括大力實施節能減排,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產能;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先后修訂了《節約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頒布了《循環經濟促進法》、《可再生能源法》,發布了22項高耗能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28項主要終端用能產品強制性國家能效標準、24項污染物排放標準;制定并公布了中國政府《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和《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出臺了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積極發展綠色經濟。在拉動內需的投資中,有相當一部分用于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在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將節能減排作為各產業調整和振興的重點內容之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