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派監督員駐廠,確保污水處理設施不“曬太陽”
就全國來看,污水處理設施“曬太陽”的例子并不鮮見。
如何確保污水處理廠建成之后穩定運行?貴州采取的措施是“嚴防死守”。
一方面,派環保監督員進駐污水處理廠,每天對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另一方面,各級環境監察和監測部門還定期對污水處理廠開展監督性監測,與在線監測設備比對,確保在線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可靠,為日常監督管理和污染減排核查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貴陽市郊的新莊污水處理廠,記者見到駐廠監督員付興中。他是貴陽市環保局監察支隊的工作人員,從今年9月開始駐廠,準備駐到明年3月。
“這個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污水25萬噸,在全省規模最大。我的職責主要是檢查、監督,每天都來。”付興中說,“有時候,省環境監察總隊的人不打招呼就來了。所以,我的工作也受監督,不敢不認真。”
“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為全省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貴州省環境監察總隊總隊長田獲說。
在實施污水處理廠建設、監管這一工程減排措施的同時,貴州還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減排措施。在貫穿黔南州和黔東南州的清水江流域,實行“誰污染,誰補償”的辦法,兩個州交界斷面每月水質實測值如果超過控制目標,上游的黔南州應向省財政和黔東南州繳納補償資金,專項用于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
在今年7月初的考核中,清水江污染最重的重安江大橋總磷從2006年的超標133倍多降到超標51倍多,清水江出省的白市斷面總磷僅超標3倍。與重慶接壤的遵義市,2009年境內赤水河、習水河、芙蓉江水質達標率100%,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
“現在,我們交出去的水基本保住了。”姜平欣慰地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