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坎昆大會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
“年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即將在墨西哥坎昆召開。那么,您對這次大會前景有何期待?”記者問道。
普倫蒂斯說:“我對坎昆會議充滿期望。坎昆會議意義重大,但它并不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唯一步驟,而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整個過程中的重要一步。
通過這一步,我們期望將《哥本哈根協議》向前推進,形成一個有約束力的協議。因此,坎昆會議并不是一個終點,而是將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引向下一步的一個重要連接點。”
他強調,目前,世界各國正面臨著一個關鍵挑戰,這就是到2012年《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時,各國需要根據《哥本哈根協議》達成一個完整的、統一的承諾,來減少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
這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減排的具體措施,在減排和氣候變化方面,要有切實措施,所有的主要排放國都要將減排責任落到實處;二是資金保障,要有快速啟動資金來保證快速融資,從而保障減排活動的落實和開展。
普倫蒂斯說,談到減排這個具體問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肯定存在不同的見解。正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指出的那樣,承認氣候變化的全球性,就要求所有國家根據其“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的能力及其社會和經濟條件,盡可能開展最廣泛的合作,并參與有效和適當的國際應對行動。因此,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規定,減排是所有國家“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
在即將到來的坎昆大會上,普倫蒂斯將主要負責加拿大的談判工作。那么加拿大將對坎昆大會做出什么樣的貢獻?對此,普倫蒂斯表示,在坎昆,加拿大將繼續履行在去年哥本哈根大會上所做出的承諾。
他說,關于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加拿大計劃到2020年,將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17%,這仍然是加拿大的目標;關于資金支持,加拿大將為快速啟動資金做出自己的貢獻。盡管加拿大只造成了全球2%的排放,但已經提供了全部資金的4%。
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新目標能否實現?
不久前閉幕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次締約方大會確定了新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目標。之前,國際社會確定的“到2010年生物多樣性喪失速度顯著降低”的目標在全球層面已經失敗。那么,當前,各國應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針對記者的提問,普倫蒂斯認為,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國際社會的工作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間。他坦言,加拿大沒有達到自己制定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和加拿大相類似,許多國家也沒有完成各自制定的目標。
普倫蒂斯還強調,今后人類應當給予海洋更多的保護。因為,人類很容易認為,海洋資源是與生俱來的,是上天賦予人類的,因此不夠珍惜。
“總體看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前景還是非常樂觀的。因為,大自然具有驚人的自我修復能力。但是,人類也不能因此而忽視對生物多樣性的主動保護。在大自然自我修復的過程中,人類應當積極發揮輔助作用。”普倫蒂斯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