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取暖
現在,江蘇省發改委發布了《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綱要(2009-2012年)的通知》,其中明確了“南京市以南京嘉遠為主體的企業重組項目”。
“我們第一步將是收購一家省內的客車生產企業,隨后,爭取通過這家企業獲得客車的生產目錄。”李輝表示,由于省政府的扶持,“整車門檻”有望實現快速跨越。
事實上,南京嘉遠僅是江蘇省徘徊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門檻外的一員,根據江蘇省發改委統計,新能源汽車發展仍然面臨瓶頸。
其一是企業規模較小,25家關鍵部件企業注冊資本不足11億元,戶均4400萬元;二是研發能力不足,25家關鍵部件企業現有科研人員540人(其中擁有博士學位的42人),僅占企業員工總數的3.9%;2008年研發支出1.29億元,僅占當年主營收入的1.9%。
在這一背景下,江蘇省提出了“至2012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銷售收入力爭突破200億元,整車生產能力達6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量的比重達5%左右”的目標。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各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比之江蘇省,吉林省提出興建1000輛混合動力客車和1.1萬輛混合動力轎車基地的計劃;湖北省規劃在未來10年內培育8~10家整車企業和一批零部件企業,至2020年形成60萬輛整車產能、800億元產值;山東省則提出至2011年形成5萬輛產能,占當年新車的5%,至2015年形成30萬輛產能,并且培育5家骨干企業。
在展洽會上,江蘇省內的87家企業成立了“江蘇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該聯盟是國內自北京、重慶等地后,又一個意在整合省內資源的“產學研”聯盟。
事實上,抱團取暖的方式已經在展洽會后收到初步成效。位于江蘇鹽城的奧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銷售部部長蔡夏龍告訴記者,公司7月中旬左右將拿到整車生產資質,8月份,該公司的轎車產品在“沒有生產目錄”的情況下,將首先在鹽城市開發區作為出租車運行,而這一切都是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進行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