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考核不等于不要發展
對上交賬的壓力小了,但保財政和農民收入的壓力不小
弱化了經濟指標的考核,還要不要發展?怎么發展?
根據南昌市出臺的《關于支持灣里區生態保護、科學發展的意見》,從2009年起,南昌市財政每年拿出3000萬元,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補償給灣里區。
“對上交賬的任務和壓力小了,但對灣里發展的壓力增大了。”邱鈞生表示,不考核經濟指標不等于不發展,而是在市里定位的基礎上自我考核,內部加壓。
實行差異化考核之后,為保障全區財政和農民收入不降低,灣里區著力發展休閑旅游產業,鼓勵農民參與發展以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大力發展花卉苗木、茶葉、筍用竹為主的林業經濟,僅去年一年就推廣高山有機云霧茶2000多畝。部分勞動力富余的鄉鎮還有組織地開展勞務輸出,促進農民增收。
在市里的大力支持下,灣里區以梅嶺景區生態保護為重點,叫停了林區內所有的房地產項目,陸續關閉、搬遷了污染企業, 變“開廠子賣房子”為“生產負氧離子”。
在招賢村,原來有200頭以上母豬的農戶就有十幾家。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灣里區決定關停所有養豬場,招賢村的村民們也不得不再次面臨選擇。
“養豬畢竟有污染,我們村里100年以上的樹有很多,生態環境很好,從長遠看,保護山林和周邊的環境更重要。”村支書李文華告訴記者,現在村民大多已經從養豬轉為種植花卉苗木,光公司就成立了19家。
污染少了,空氣好了,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作用開始顯現。2009年,灣里區接待國內外游客80.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5億元,兩項指標增長幅度創歷史新高。全區財政收入突破3億元,比2008年增長12.5%。其中,生物醫藥、旅游、林業等生態綠色產業貢獻率超過40%。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