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題:練內功重在信息化
盡管有4000億元市場規模的樂觀預測,但這并不意味著誰都能抓住機會。李駿認為,這時考驗的就是企業內功如何了,比如信息化建設、供應鏈布局、渠道開發、生產的規模化和自動化等。“市場再好,訂單再多,如果不能快速響應并提高內部運營效率,企業的人員就將會越來越多,而運營效益甚至可能會隨規模的增大反而降低”。
事實上,目前中國整個太陽能行業的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但這幾年中,四季沐歌通過對企業信息化和自動化的改造,卻取得了不小的突破。有這樣一個數據:每25秒鐘一臺熱水器完成下線,每平方米廠房面積的產值超過6萬元。“據我掌握的情況,這個效率在太陽能行業內是最高的,接近比較先進的家電行業的水平。”李駿說。
信息化在特定階段大大提高了四季沐歌的運營效率,助其高速增長,但也因此遇到不小的煩惱。由于企業各部門的快速發展,財務、技術、客服、生產、分銷等業務環節都相繼建立起自己獨立的信息化系統,但由于缺少基于長遠需求的信息規劃,四季沐歌內部的信息孤島越來越多。
李駿坦陳,這些信息孤島給四季沐歌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由于系統間不能實現全面數據共享,數據的及時性、一致性和準確性變的不確定,內部溝通成本越來越高,要用大量時間開會、溝通和協調,信息不暢正在拖企業發展的后腿。
不過,四季沐歌已經開始著手一套完整ERP系統的規劃和建立,替換當前這些獨立的系統。到目前為止,太陽能行業內幾乎找不到哪家企業成功應用了ERP。太陽能企業的管理大都很粗放,ERP能夠幫助這些企業實現變革和轉變,使它們的戰略得以快速落地,能夠更加貼近和快速相應市場和客戶需求,并為決策提供可視的、一致性的數據支持。
據李駿透露,由于太陽能產品的物流成本過高,四季沐歌已開始啟動新的供應鏈布局,目前已經完成了江蘇工業園的一期建設和對河南、西南地區工業園區的前期考察,以此來滿足未來市場的快速擴張。
小標題:未來服務要IT化
太陽能市場的競爭正從前端銷售,逐步轉向后端服務。由于熱水器需要安裝在戶外,服務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客戶使用產品的效果。在傳統客戶服務的基礎上,四季沐歌較早引入信息化手段,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客戶服務體系,并將客戶檔案、智能提示、安裝、維修、回訪、反饋、咨詢等信息融合在一個系統平臺上。
這個系統同時與800電話和企業短信平臺相連接,由此形成一個快捷的服務信息網絡,只要利用這個三網合一的平臺和數據庫,四季沐歌就可以在1小時以內把信息準確通知到所有的終端營銷人員和經銷商。
在四季沐歌的客戶關系管理中,經銷商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分布在全國各地的1000多家經銷商,還有四季沐歌的幾十家分支機構,他們可以通過特定的互聯網接口,錄入用戶的詳細信息,這些信息會迅速轉入四季沐歌的內部系統進行處理,再轉至相應部門。
“經銷商還可以通過互聯網與企業完成訂單的下達和確認,這只需要幾分鐘時間,而在這之前幾乎不可想象。”四季沐歌客戶服務部部長霍建強告訴《經理人》,信息化在四季沐歌客戶服務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隨著企業的發展和客戶不斷提升得服務要求,新的呼叫中心和CRM系統已經納入規劃。四季沐歌尋求突破的種種嘗試,甚至遇到的困惑都極具行業特征,這或許能帶給其它企業一些借鑒和啟示。
附文:2005年以前,太陽能是個“低門檻、高利潤”的行業,利潤率甚至高達50%以上。但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技術的不斷升級,加上近年來原材料、能源以及勞動力等成本的持續快速上漲,行業平均利潤已經降至10%以下,太陽能行業“高門檻、低利潤”的時代已經來臨,推進信息化的建設也許是企業一條好的出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