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上海世博局中國館部部長錢之廣:
“清明上河圖”70多人忙活兩年多
在世博會所有展館中,中國館一直是國人最為關注的展館。其最大亮點“清明上河圖”是如何出爐的?世博會后的中國館又將以怎樣的方式呈現?昨日,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上海世博局中國館部部長錢之廣。
1068個人物 每個都栩栩如生
新京報:在中國館中,清明上河圖展區是讓游客們最為驚嘆的區域,從一張靜態的圖畫到動態3D電影大片,這個創意是如何出爐的?
錢之廣: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我們在設計中國館展區的時候想用中國古代城市的一個先進案例來呈現這個主題,但是這種呈現方式必須為大家都熟知,又能很具象的表達出主題,游客也能享受其中。在設計這個創意時,我們的團隊費盡了心思,先請專家團隊拿出了很多方案,最后我們選擇了做一張動態的清明上河圖的創意,也就是現在展示給游客的這張。
新京報:清明上河圖從設計到最終出爐用了多長時間?
錢之廣:如果以專家拿出方案的時間點來算起的話,從策劃到論證,再到執行和最終測試成功,我們用了2年多的時間。
現在你看到清明上河圖中的1068個人物,每一個人物都栩栩如生,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我們有一個70多人的團隊負責清明上河圖的具體工作,我的記憶中修改也有數十次。
24小時監控 文物安全有保障
新京報:在中國館中,有古代元素,有環保低碳元素,有建筑元素,為什么最終做出這些選擇?
錢之廣:籌備初期,我們采用了全球征集的方式,經過專家的初步遴選,我們有十幾個方案,最后我們又進行了比選,每一個方案專家團隊比選了3次,根據中國館想表達的內容最終確定了現在這些展示區域。
新京報:我在館內看到,在清明上河圖的對面,有來自各個省市博物館的文物展出,這些文物都是無價之寶,它們的安全如何保證?
錢之廣:在安保上,我們有技術安保保障、人力安保保障的方案,這些方案最終都要通過權威專家的論證才能夠執行。所有安保措施都是按照現代博物館館藏品的技術手段。游客在觀看這些國寶的時候看不到這些安保技術,但是只要有人接近這些文物,我們的設備都會監控到。
184天后 中國館參觀不免費
新京報:今天我在中國館周圍的省市區館采訪時,有游客認為,一些省市區館宣傳該省經濟發展的內容過多。你怎么看這種觀點?
錢之廣:省市區館是上海世博會的一個新創舉,全國各地的省市區都參與到世博的籌辦中??傮w上看,我覺得各個省市區館的內容與上海世博會的主題還是相得益彰的。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展館還是比較多的。當然,有一些省近幾年的經濟發展情況非常好,就在展館中把這部分內容體現出來。這個都是由各個省來把握的。
新京報:有報道說,中國館在世博會后將永久保留,并向市民開放,這個開放是免費的嗎?未來還會改造或者有其他的用途嗎?
錢之廣:我想中國館至少在世博會184天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會原汁原味地保留。因為考慮到客流過多的原因,免費不太可能,適當收取象征性的費用可以起到調控人流的作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