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指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環境問題越來越關注,對環境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滿懷許多新期盼。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加快解決關系民生的環境問題。通過積極主動的工作,把應對金融危機條件下的八項措施和全國環保工作會議確定的十項任務落實好、完成好,推動環保問題的解決,就是保障、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就是為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發揮一份力量,做出應有貢獻。
強調環境保護是重要民生問題,還因為環境保護不僅是經濟問題、發展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
黨的執政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就是要更好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環境問題直接關系著作為公民最根本權利的生存權,環境污染的“負外部性”直接威脅著公眾健康乃至生命。這無疑是重大的政治問題,它關系到社會的長治久安,關系到政府的公信力,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前景。當前,改革和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同時也是社會矛盾的高發期。環境污染已成為導致社會不公、誘發矛盾沖突的重要隱患,處理不好將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削弱政府權威和公信力、抵消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建設取得的成果。對于這一問題,各級黨委、政府必須高度重視,保持清醒認識,以最廣大人民利益為環境保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愛最廣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務最廣大人民,解決最廣大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環境問題,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環境質量需要。
環境保護是一個重要的民生問題,不僅被歷史和現實發展中的無數事實所證明,日益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只有從源頭控制和解決環境問題,才能有效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全面解決民生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執政理念上,必須處理好治理污染與保障民生的關系。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將環境保護作為保障與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和緊迫需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集中力量先行解決人民群眾反映迫切的飲用水污染、空氣污染、噪聲污染及土壤污染等現實環境問題,將加強環境保護,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突出環境問題作為重要任務。要以污染減排為抓手,將確保飲水安全作為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務,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存和生活環境權益不受損害。
在發展思路上,必須處理好財富增長與改善民生的關系。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方式,推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環境與經濟的統籌協調。要致力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動發展綠色經濟,積極探索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努力建設生態文明,通過建立和鞏固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生產和生活體系,促進社會財富的有效積累,實現民生改善。
在服務社會上,必須處理好維護權益與發展民生的關系。要正確行使國家賦予各級地方政府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權力,通過科學規劃與決策,合理有效地配置環境資源,將環境作為人民群眾共同擁有的財富,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能夠依法享受環境資源及其帶來的福利。要全力加強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和執法,支持環保部門依法行政,堅決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保障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依靠最廣大人民,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和主動性,建立健全公眾參與的體制與機制,推動公眾參與環境保護不斷深入,使廣大人民群眾能充分享受到改革開放和發展帶來的成果,在優美的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環境保護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涵,抓不好環境保護,改善民生就無從談起。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就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構成危害,建立起既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又符合生態規律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從而構建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社會制度和發展形態。
環境就是財富。保護環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環境就是改善民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