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中小型風力發電機所面對的自然環境比較惡劣,由于中小型風力機安裝高度較低,而且不能遠離用電者居住的地方,風受地面粗糙度和障礙物的影響。所以有些中小型風力機是工作在風的紊流區域,風速風向的無規則頻繁變化對風力機的破壞性較大。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風力機的研制過程中,缺乏對中小型風力機使用環境的研究,比較注重風力機的性能測試數據,缺乏對風力機在不同環境下運行可靠性的嚴格試驗。
因此,需要重新認識中小型風機的技術難度,確立新的行業技術標準體系,強化試驗與檢測,更新和制定相應的標準,以打通目前產業遇到的技術瓶頸,推動產業未來的健康發展。
風光互補 前景無限
中國能源報:中小型風電產業,特別是中小型風力發電機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沈德昌:多年來,小型風力發電產業在農村無電地區的電力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小型風力發電機組的并網應用已在歐美國家推廣開了,可以說,這種分布式電源很有發展前途。
從目前國內的趨勢來看,中小型風力機與太陽能電池結合作為合理的獨立電源可開發更多的應用領域,包括風光互補供電系統、風光互補便攜式電源、風光互補泵水系統、風光互補增氧系統、風光互補供暖系統等等。隨著中小型風力發電機產品的多樣化,風光互補獨立供電系統在市政項目、邊防哨所、偏遠地區都有著較廣的應用前景。
靠企業和政府共同推動
中國能源報:您對中小型風電產業未來的健康發展,有哪些建議?
沈德昌:我認為,要實現中小型風電產業未來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重視。
首先,企業應該加強行業自律,切實提高我國中小型風力機的質量,特別是可靠性。盡快建立、完善產品質量監督體系,只有健全產品質量監督體系才能杜絕低質產品進入市場,才能給產業一個公平競爭、健康發展的環境。對于新產品,必須經過嚴格的野外試驗考驗,產品達到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后,才能投放市場。
同時,希望政府項目為小型風力發電機產品提供一個推廣的機會。“金太陽示范工程”讓業界看到了中小型風機在風光互補系統領域的應用前景,未來,還希望政策上能夠出臺進一步的鼓勵措施。由于中小型風力機的應用對象是廣大偏遠地區的農牧民,是否可以考慮在“農機下鄉”政策中,把中小型風力發電機納入“農機下鄉”行列,如同“太陽能下鄉”那樣給企業提供一定數額的財政補貼,同時在稅收政策上給予優惠,幫助企業開拓市場空間?
另外,我們也期待業界更大程度上關注小型風力發電機產業的技術進步。在我國的新能源行業中,中小型風力發電及風光互補新能源產業是為數不多的與國外技術水平差距不大的產業,如果能把這個產業做大,就能使中小型風力機成為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為我國出口創匯做出越來越大的貢獻。
最后,我們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能盡早制定出允許中小型風電機組并網的政策;繼續對邊遠離網地區應用中小型風電機組的用戶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鼓勵企業出口,對出口企業進行產品的國際認證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加強國內外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積極支持中國中小型風力發電產業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