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中央的優惠政策外,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方面,地方政府也屢出新招。深圳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實施方案(2009-2012年)明確了三大重點示范推廣領域。重慶更是走在前列。據悉,重慶已開始實施對消費者購買當地產新能源車的優惠政策,前100名購買長安杰勛混合動力轎車的車主將獲得3.6萬元車價補貼和7000元三年路橋費減免的優惠。
此外,新能源汽車的相關配套基礎設施也將逐步完善。在上海,繼國內首座具有商業化運營的電動汽車充電站上海漕溪站通過驗收后,還打算在部分居民小區停車庫和企事業單位建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在部分加油站建立電動車快速充電裝置。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各部門都在為新能源車上市鋪路,但關鍵問題還是要出產品,研發生產出符合中國市場需求、技術可靠的新能源車產品,目前國內雖然已有一些車型問世,但仍不能說整體新能源車產品已經成熟,相反這條路還很長。
新能源汽車推廣要理性
自從第一款新能源汽車推出以來,關于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汽車的討論就一直沒有停止。溫室效應、能源危機、低碳環保,近年來這些流行的關鍵詞無一不表明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將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發展新能源汽車符合我國能源戰略。有專家就提議,在純電動汽車導入初期,應在消費稅、購置稅、停車場優惠等方面給予扶持。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秘書長騰伯樂則認為,在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上一定要相當理性,更不應該和傳統汽車發展相對立,“現在,傳統汽車還有很多方面沒有做好,還需要加強研發。如果新能源汽車炒得過熱,廠家一哄而上的話,可能會造成重復開發,導致資源浪費。”
據世界知名咨詢公司羅蘭·貝格公司預測,2020年以前,汽車動力系統仍是傳統內燃機占據主導地位,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份額仍將會在25%以下。騰伯樂對此分析,新能源車的推廣需要一個過程,消費者在選擇新產品時通常會比較謹慎,同時大家對新能源車的期望又相對過高。因此,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可能一蹴而就,未來幾十年,汽車行業仍將是傳統汽車占據主導,新能源汽車獲得廣泛認可的關鍵是堅持走技術路線,先開發好產品,不要一開始就太商品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