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報:富氧燃燒是一種新型技術,請您介紹一下?
鄭楚光:富氧燃燒是實現低成本大規模減排的新型技術,助燃用的氧化劑中的氧濃度高于空氣中的氧濃度,其極限是純氧。富氧燃燒是在現有燃煤裝置上,用氧氣代替助燃空氣,同時采用煙氣循環輸送燃料和增大傳熱的新型燃燒方式。在獲得二氧化碳的高濃度富集(90%-95%)同時,還具有高效脫硫脫硝的綜合效果,在運行的經濟成本上有著相當優勢。
經濟評價表明,較之現有的同類技術,富氧燃燒技術無論是設備的投資成本(為原系統的1.20-1.25倍),還是發電成本(1.30-1.46倍),都是最具競爭力的。如果再考慮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或征收碳稅,與現有技術相比更顯優勢。
此外,富氧燃燒技術是基于現有燃煤電站鍋爐系統,技術成熟度高、經濟成本優勢明顯、具有實現近零排放和規模化減排的潛力優勢,毫無疑問會成為本世紀煤燃燒技術的一個最具競爭力的重要發展方向。目前,富氧燃燒技術在不少國家已經進入工程示范建設階段,僅在2008-2010年期間,全世界就會有8座示范電站投入運行。
重視二氧化碳
在提高石油采收率上的應用
中國能源報:二氧化碳近年來在資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果,能否走出一條減排的新路?
鄭楚光:二氧化碳不僅是溫室氣體,也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它既是食品、化肥等行業的重要原料,更是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最好介質。二氧化碳在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同時,還置換原油而長期儲存于油巖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規模減排。
國家科技部于2006年批準《溫室氣體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資源化利用及地下埋存》國家重大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啟動了新型富氧燃燒方式實現二氧化碳富集及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系統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全國油田通過二氧化碳可以提高石油采收率8%-10%,增產石油潛力為50億-60億噸。與此同時,通過油藏的二氧化碳埋存量為130億-150億噸,潛力很大。按我國主要工業源排放量年減排5%測算,該埋存量就可實現減排80-100年。吉林油田從2008年年底開始進行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先導試驗,目前二氧化碳注人量已達8萬噸。
燃煤鍋爐二氧化碳捕捉的富氧燃燒技術和三次采油的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相結合,可望成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大規模二氧化碳減排和資源化利用的途徑。目前,工程示范的理論和技術條件已經成熟。
總之,從戰略的層面來說,國家應更加關注和重視燃煤的規模減排與資源化利用技術的開發和推廣,加大投入,盡快組織實施工業規模的示范工程,切實推動我國二氧化碳減排和低碳經濟的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