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1000技術的引進使中國有了獲得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的機會,同時也面臨很大的挑戰,這就是中國能否在短時間內充分消化吸收轉讓的設計技術、設備制造技術、燃料制造技術、建造技術、項目管理技術,能否獨立批量設計、建造、運行AP1000機組,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再創新,真正實現核電的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調試、自主運行。
歐陽予院士表示,我們在與國外廠家合作,消化吸收引進技術,建設第三代核電機組的同時,還應針對其不足之處和發展空間,設立專項同時進行改進和創新,開發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品牌的、更加先進的大型核電機組。為此,我國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已將“大型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列為重大專項。其目的就是在我國已有的技術、工業和人才資源基礎上,立足自主研發,并充分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使我國具有獨立自主設計建造和批量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壓水堆核電機組能力。
三問:設備的國產化有幾成
在核電站建設的巨大投入中,核電設備占很大比例。在第三代核電站的建設中,設備的國產化尤為令人關注。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專家委員會專家許連義說,AP1000設備國產化工作是根據核級設備的難易程度,以及國內企業的生產能力和經驗將設備分成三類,采取不同策略來實現國產化。
第一類是制造難度較大、國內現階段無能力制造的設備。在AP1000依托項目的四臺機組中,全部由外方承擔供貨責任并進行設備設計和制造技術轉讓。
第二類難度較大,但國內有一定的生產能力,也有生產經驗和業績的設備,由外方直接提供1號或1、2號機組設備,中方在外方技術轉讓和技術支持下提供后續設備。
第三類不屬于技術轉讓范圍,國內已經或者基本具備生產能力的設備,由中方單獨負責采購。
許連義表示,我國現在雖有11臺、870萬千瓦核電機組在運行,但主要設備來自11個國家,采用了11種技術標準,核電的技術標準五花八門,給實現核電技術的標準化、系列化和國產化造成很大困難。為了改變這一面貌,國家決定由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來統一組織國際招標,以統一采用先進核電技術和完善核電標準。這次美國同意全面轉讓AP1000技術,使我們有機會接受最新和最先進的核電技術。過去還沒有一個國家愿意這樣做,特別是核電中的主泵,過去我國一直靠進口。這次AP1000的主屏蔽泵是世界上最新、最大的,而美國EMD公司同意設計軟件和制造技術一起轉讓,這對我國實現主泵的國產化是一個很大的幫助,也打破了其他國家對我國的技術壟斷,對提高我國主泵的設計、制造和國產化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根據專家的初步統計,自主化依托項目四臺機組中每臺機組的國產化比例分別為:30%、50%、60%和70%,四臺機組統計平均約為50%。通過四臺機組的國產化過程,可以掌握AP1000主要設備的關鍵技術,從第五臺機組開始設備可以基本實現國產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