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今日焦點 » 正文

中國清潔能源產業繁榮背后的尷尬

發布時間:2009年12月22日 來源:經濟參考報

....


    其實,中國核電大規模發展的背后一直存在對引進國外核心技術的爭議。 


    核電資深專家張祿慶曾是我國三代核電引進的持不同意見者。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鑒于無論是美國的AP1000,還是法國的EPR在世界上都還沒有建成并商業運行的先例,許多業內專家在招標時就建議可以先引進一臺機組,等它開工建成并網發電,視其效果再決定后續如何發展,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次就引進4臺機組,投資近千億,風險太大。 


    對中國引進西屋公司的AP1000核電技術,北大教授路風曾撰文指出,不該放棄中國自主研發并在秦山核電項目中成熟起來的第二代改進核反應堆技術。 


    “但是已既成事實,再爭論已無必要。現在需要的是盡快將這些機組建設好。”張祿慶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2010年是很關鍵的時間節點。西屋公司能否按期研制出主泵樣機并通過試驗,將是決定我國首批AP1000核電項目建設進度的第一關鍵。 


    據了解,從核電自主化發展出發,中國第三代核電從引進之初就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第一步,以外方為主,我方全面參與,建成三門和海陽4臺AP1000機組;第二步,以我為主,外方支持,形成AP1000沿海和內陸廠址的標準設計,建成內陸和沿海一批第三代核電站,完成消化吸收AP1000技術;第三步,形成CAP1400標準設計,建成CAP1400重大科技專項示范工程,全面完成自主創新,形成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核電技術和品牌。 


    但就三代核電本身而言,“美國技術,中國市場”的現實,卻始終是中國核電人內心深處的苦楚。


  聚焦 3 低碳之戰:中國須搶占清潔能源技術制高點


    借助席卷全球的低碳之風,世界清潔能源產業正在迎來全面發展的春天。然而,當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會場變成不同經濟體之間圍繞減碳爭斗的“戰場”時,我們驚訝地發現,低碳概念和清潔能源技術也同時成為發達國家制約發展中國家前進的一個新的手段。 


    碳關稅在許多發達國家和經濟體甚囂塵上。今年6月22日,獲眾議院通過的《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規定,美國有權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實施碳減排限額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碳關稅。該法案從2020年起開始實施。歐盟一方面為推動其碳關稅大造輿論,一方面開始緊鑼密鼓地為推動碳關稅做技術方面的準備。而法國則明確宣布,碳關稅將于2010年1月1日起開征。 


    在為推動碳關稅大造聲勢的同時,發達國家還利用其在清潔能源方面的技術優勢,對發展中國家進行鉗制。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清潔能源產業雖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核心技術的缺失卻讓我們不得不付出更多的代價。 


    美國總統奧巴馬說:“在開發新能源方面處于世界領先的國家,將領導21世紀的全球經濟。”美國華裔能源部長朱棣文在訪華期間,對中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給予高度贊賞。但我們注意到,很多中美之間涉及新能源領域的合作項目,大多是美國技術輸出到中國市場。比如,西屋公司的三代核電、愛依斯公司煤礦乏風瓦斯項目等等。 


    “不掌握核心技術,我們就會受制于人。”許洪華研究員告訴記者,“在全球清潔能源發展的道路上,我國必須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體系。”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鳳起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不應該只滿足于各種可清潔能源現有的巨大的裝機容量,而應該向自主知識產權方向努力。他說:“過去我們大量的資金用于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的擴充,下一步應該轉向,投入到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攻關上。”  記者 李新民 實習記者 施智梁

2頁 當前為第 2[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东县| 繁峙县| 武山县| 油尖旺区| 垫江县| 丰都县| 伊通| 龙口市| 威宁| 民勤县| 岚皋县| 芮城县| 偏关县| 扎囊县| 湘阴县| 新密市| 舒兰市| 赤水市| 游戏| 湘潭县| 西华县| 临漳县| 永康市| 永昌县| 云林县| 兴城市| 永顺县| 苍溪县| 体育| 富民县| 黑水县| 九江县| 上栗县| 仁怀市| 寿宁县| 澄江县| 台湾省| 鹤岗市| 靖安县| 三门县| 八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