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承擔減排指標
斯德哥爾摩市市長現在將建筑減排放在與提高公共交通網絡同等重要的位置。
之前,斯德哥爾摩的城市建設項目招標實行“價高者得”,這與國內并無差別。但是現在,假設一家開發商無法做到對環境“友好”,他將“出局”。
對建筑節能“動刀”的不僅是在瑞典。在英國,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建筑物本身就“生產”出英國總排放量的一半,幾乎是汽車和飛機排放的兩倍。所以,現在英國實施的能耗表現認證(EPC)將直接促動建筑提高能效。
“也就是說,從去年10月開始,如果你要購買或是銷售一個住宅,你都需要一個能耗的法律認證。這一認證在建筑、銷售和尋租環節都將是不可或缺的法律文本。由于能效的見證評級將分為從A到G的不同品類,所以不達標的建筑有可能直接收到一份整改報告。”英國建筑節能領域的非政府組織(NGO)“2 degrees”主席智爾科特向CBN記者介紹。目前,這一建筑評級標準已經成為歐洲整體減少建筑碳排放立法體系中的一環。
“在中國也是一樣。事實上,現在有關企業,以及城市如何加入到碳減排計劃中也已經在中國代表團的考慮范圍內。一個相關方案仍在討論中,大概是國家會制定減排指標,落實到城市和企業頭上,他們需要減排,也可以相互交易。這與現在發達國家內部所實行的碳交易體系有些類似。”一位接近中國代表團的消息人士對CBN記者透露。
“一旦如此,煤電行業最有可能受到行政手段的干預,而相關產業鏈將無一例外受到影響。這已經是十分明確的政策方向。”該人士說。
“根據工業化住宅建造階段資源消耗對比,每平方米水耗減少63%,每平方米木模板量減少87%,每平方米垃圾量則減少91%。這就意味著,到2012年,如果行業中有15%采用工業化施工方法,則總體可節約7.52億噸標準煤,以及9000頃森林的木材損耗。”王石對CBN記者稱。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