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開發1%的市場就可以做到很大”
日前,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山東省煙臺市王漢清教授自行研究的一種節能真空玻璃,技術含量達到了領先水平,具有極強的市場利用潛力,是此領域的改革創新技術項目。我們聯系到該項目的發明人王漢清,并進行了采訪,分析與探討之后給予了此次報道。
顧名思義,真空玻璃就是將兩塊或兩塊以上玻璃封接起來,并在兩塊玻璃中間留有微小空間,抽空空間里空氣,達到真空狀態。這就是真空玻璃。據王漢清稱,他發明的這種真空玻璃,最大的優點是節能降噪。他打了個形象的比喻:每一扇非節能窗玻璃的能耗量,相當于點著一盞數十瓦的長明燈在長年累月地消耗能量。各種實驗數據表明,利用雙層玻璃、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真空玻璃可以依次提高玻璃的保溫效果,而在這些節能玻璃家族中,以真空玻璃的節能優勢最明顯,此項目同時具備了透光性強、保溫、降噪音、節能的諸多優點。
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單層玻璃窗的傳熱系數K值(W/m2.k)是6.1,容易結霜結露,直接影響玻璃窗的采光;雙層玻璃窗的傳熱系數K值(W/m2.k)是2.6-2.8,與單層玻璃窗一樣,也屬于易結霜結露,影響采光;中空玻璃窗,傳熱系數K值(W/m2.k)是2.1-3.0;Low-E中空玻璃窗傳熱系數K值(W/m2.k)是1.4-2.9。節能真空玻璃,傳熱系數K值(W/m2.k)則是1.0,最低可至0.3,從這些數字顯示不難看出真空玻璃屬于低耗能的環保項目。
王漢清說,他研發的真空節能玻璃,就節能優勢來說,屬于世界首創。應用領域也相當廣泛,適于應用在各種建筑、工業領域。對促進環保、節能有著明顯的效果。
王漢清出生于1953年,山東省煙臺市人。早年畢業于青島醫學院。1977年至今,就職于煙臺毓璜頂醫院,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工作期間有多項醫療科技成果,其中一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從其簡歷中不難看出,他的經歷與他的發明事業簡直連邊兒都搭不上。經過苦心鉆研,他利用3年時間研發出了“真空節能玻璃”。 他說,研制過程中利用了精密設備中的一些原理,其實是受益于現職業。現在,作為這一領域的頂級專家,在談到如何進一步形成市場效益時,王漢清表示,現在真空玻璃應用范圍很小,這是非常不樂觀的。比如試驗進藏列車用的中空玻璃往往到達高寒缺氧低氣壓地帶時,由于玻璃腔內外氣壓差,玻璃就易被壓爆。如果安裝此項技術設計的真空玻璃,就能改變不利狀況。
在未來市場規模策劃上,王漢清說:“目前,建筑玻璃市場每年大約有15億平方米左右的需求量,如果真空節能玻璃開發成功1%的市場空間,就可以做得很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