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中國知名民間環境保護組織“自然之友”19日下午在北京發布其年度環境綠皮書——《中國環境發展報告(2010)》稱,中國已經進入了環境污染導致人體健康受損事件的高發期。
這部最新出爐的環發報告對2009年中國所發生的多起環境污染導致人體健康受損事件進行總結分析,包括江蘇鹽城水源被污染20萬人飲水受影響;湖南瀏陽鎘污染,509人尿鎘超標,引發群體事件;陜西鳳翔615名兒童血鉛超標;湖南武岡1354人血鉛疑似超標;“鉛都”河南濟源1088名兒童接受驅鉛治療等。這些事件經過媒體曝光,震驚社會,也引起全社會對環境污染和人體健康關系的廣泛關注。
該報告認為,中國2009年環境健康事件高發并非偶然,經過30多年的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后果特別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后果正日益顯現,甚至到了集中暴發的時期,今后若干年內環境健康案件都有可能頻繁發生。
環境污染和破壞后果的顯現有一定的滯后性,只有污染積累到一定時間和一定程度后,它對人體的影響才會表現出來,當前發生的多起環境健康事件基本上均非一次突發事件造成。中國目前環境健康事件的發生與30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環保投入嚴重不足、環境執法不嚴緊密相連。例如,改革開放30年中,中國GDP年增長率平均在10%左右,但環保投入在“十五”期間,最高也才達到GDP的1.4%。
該環境綠皮書提出一些解決環境與健康問題的具體建議,包括:建立以人體健康為核心的環境標準體系,建立環境基準體系,修訂質量標準,完善排放標準;對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加以完善,進一步明確環境信息公開的范圍,明確政府環境信息公開和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項目與程序,建立環境信息公開的司法審查機制等。
由“自然之友”組織編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年度中國環境綠皮書,以民間的視角紀錄、審視和思考中國環境狀況,迄今已連續5年推出,今年新書的英文版本還將于年底在歐洲出版發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