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市強制抑‘黑’促‘綠’,關停取締23家焦、鐵等污企,直接影響GDP近20億元,相當于砍掉古交經濟的‘半壁江山’,確保了汾河流域古交段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山西省古交市委書記郭建發對“生態汾河”新聞采訪團成員表示。
山西古交,因煤而生,污染嚴重,是中國目前最大的煉焦煤生產基地,煤炭使這里成為山西最富裕的縣級市。但途徑古交的汾河卻是山西省城太原人民的飲用水源地,可想而知,汾河古交段的出口水質一定要確保人民群眾飲用水的安全。
據了解,古交市代市長韓良會截至今日剛剛上任不到一個星期,召開的第一個會議就是研究汾河治理,作出的第一個決策就是拿出300萬元專款,用于汾河沿岸取締企業的地貌恢復和綠化工程。
近年,山西“不要污染的GDP”的口號越來越響亮,古交市也表現出了“壯士斷臂”的勇氣,關停取締了海天云等10個焦化企業、5座煉鐵企業、8座200立方米以下的煉鐵高爐,直接影響GDP近20億元,影響財政收入4.2億元,相當于砍掉古交經濟的‘半壁江山’,污染治理取得了新的突破。
據當地官員介紹,僅2008年就取締土小企業達104個,對汾河保護區范圍內的14家焦化、洗煤廠等污企進行了徹底關閉,確保了汾河流域古交段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從2007年以來,全市累計投入環境治理資金13億元,環境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生態汾河”新聞采訪活動,由山西省環保廳聯合省委宣傳部、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省林業廳等省直14個部門共同發起組織,以“再造汾河碧水清流、推動山西科學發展”為主題,對汾河沿線的忻州、太原、呂梁、晉中、臨汾、運城等市、縣進行采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