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人民網前方報道組)今天下午,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記者會,由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汪光燾、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就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答記者問。
有記者提問:請問張力軍副部長,您怎么看待現在的兩項主要污染物在下降,但是整體中國的環境質量還在惡化的情況。因為在環保界和學術界都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整體環境污染惡化的趨勢在短期內是很難改變的,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張力軍表示,我剛才已經講了兩項主要污染物,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上也已經明確對全國人民講了,確實是在下降。但是在學術界也好,在環保界也好,在全國人民的心目中也好,環境質量僅是局部改善了,總體還在惡化。
張力軍指出,為什么是這樣一種狀況?就是因為我們的污染物不僅僅是兩項主要污染物。根據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情況看,我國二氧化硫和COD這兩年下降了,但是氮氧化物和氨氮沒有多少變化,而且氮氧化物還在增加,由于氮氧化物的增加使得二氧化硫削減后,對酸雨的控制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是從我們監測到得到的酸雨類型則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硫酸型轉變為硫酸和硝酸的混合型。這說明了我們僅靠兩種污染物的總量控制要改變中國整體的環境質量是不夠的。
張力軍說,所以,我在剛開始補充解主任的第一個問題時已經講了,我們在研究“十二五”環保規劃中,將要根據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結果來適當地增加我們對主要污染物實行總量控制的種類。這樣的話,可以使我國的環境質量真正全方位地得到改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